為保障國慶中秋期間食品安全,海南省食藥監管局從9月21日起在全省集中開展了8項食品安全專項快檢排查行動,對節日消費量大的36種食品全覆蓋快檢排查。
據介紹,海南省食藥監管局采取“兩不一直”(不預先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商戶和生產加工經營現場)的方式,對牛百葉、米粉、面條、牛肉、羊肉、豬肉和散裝海干產品等28個種類的食品是否非法添加、加工等情況進行拉網抽檢,對是否銷售走私牛肉、牛排、鳳爪、雞翅等凍肉制品、對豬肉是否有“兩章”(動物檢疫合格印章、肉品質量檢驗合格印章)和“兩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對旅游餐飲持證、食材來源、加工制作、食品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排查。
據了解,本次抽檢排查達到五個全覆蓋,對大型農貿市場(小型農貿市場覆蓋70%)、對被檢查農貿市場28個品種的銷售攤位、對銷售食用農產品和散裝海干產品的單體超市、對應關閉的生豬屠宰點及新出現的未派駐檢驗檢疫員的屠宰點、對全省旅游景區(點)和旅游團隊餐飲服務提供單位100%全覆蓋。
海南省各級食藥監管部門在超市、農貿市場設置臨時快檢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對發現的快檢不合格產品進行監督抽檢并追溯來源。對實驗室確定為不合格的產品,要追溯至生產源頭,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機關;對不合格食品銷售者要在農貿市場公告其攤位和不合格食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