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秋節還有約半個月,月餅銷售逐漸進入高峰期。不少細心的消費者在購買月餅時會發現,同樣是月餅,標注的保質期卻長短不一,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保質期越長是不是防腐劑越多,提前上市的月餅過了保質期會不會被重新加工銷售……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月餅的保質期由生產廠家根據各自的工藝水平、產品配料等因素制定。至于過期月餅,相關部門會監督廠家作銷毀處理。
9月13日,記者走訪了大潤發超市、沃爾瑪超市、桂香苑等賣場,看到在售的月餅種類繁多,其保質期確實各有不同,其中以60天和90天最為普遍,所標注的生產日期大多在8月中旬至9月初。銷售人員表示,月餅的保質期由生產廠家確定,消費者只要在保質期內食用,其質量安全是有保證的。然而,有部分市民擔心保質期長的月餅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劑,因此會挑保質期短的,并且認為離生產日期越近的月餅質量越好。
據萬秀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月餅作為傳統的節令食品,一般只在中秋節前后食用,因此廠家沒有必要將保質期做得很長,市內廠家生產的月餅保質期多數為40天至60天。目前,國家對于月餅的保質期并沒有作具體細化的規定,均由企業根據自己產品的配料、制作工藝和生產技術等多種因素決定,不同的月餅配料其水分、糖分含量不同,保質期也有差異。
從事多年月餅糕點生產的覃先生坦言,在國家規定限量內,適當添加有防腐功能的食品添加劑,是有利于延長月餅保質期的,但保質期長不一定是防腐劑添加得多。現在不少廠家更注重物理方式防腐,月餅直接由機器密封成單個獨立真空包裝,包裝內放入脫氧劑,有的還用上特制鋁膜包裝袋,減少人為污染以及月餅與空氣、水分等接觸,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延長保質期。“而且并非所有月餅都是越新鮮越好吃。像本地人比較喜歡的廣式月餅,剛出爐時都會比較干、硬,需要有一個‘回油’的過程,放置一兩周后再吃口感才更佳。”覃先生說。
此外,還有市民提出疑問,賣不完或提前上市的月餅過了保質期,會不會被“回爐”處理后再賣?據行業人士介紹,由于月餅消費具有節令性特點,廠家在制定生產計劃時會盡量做到“以銷定產”,所以大部分產品都能銷售出去,剩下少量也會選擇在保質期內發給職工當福利。另外,即便月餅已過期,大多數廠家也不會將其“回爐再造”,而是直接作銷毀處理。因為將過期月餅回收加工的步驟十分繁瑣,需要配備專業設備,所需成本很高,而且還會面臨很多衛生和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正規的食品加工生產企業都不會冒因小失大的風險。
食藥監部門提醒市民,購買月餅時應看清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避免買到過期月餅。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都極易發霉、變質,超過保質期的月餅,雖然肉眼看起來沒發霉變質,但實際上很可能產生了毒素,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