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衛生局今天表示,風災后各種傳染病的風險仍未完全消除,正密切留意各種傳染病的情況,并繼續在各區進行滅蟲、滅蚊和消毒工作,呼吁巿民注意遵守各項個人衛生、環境衛生指引及民政總署發出的食物衛生指引。
截至9月4日,澳門本地的胃腸炎病例仍處較高水平。監測資料顯示,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鏡湖醫院在風災前每日求診的急性胃腸炎總數一般為40至105人,風災后有所上升,8月28日至31日每日為204至253人不等,9月4日為250人,仍處于較高水平,上述病人以散發性病例為主,絕大部分病人未發現和特定餐廳或食物有關。病人絕大部分癥狀輕微,以腹痛、腹瀉為主。風災后截至9月4日共收到7宗懷疑集體胃腸炎事件的通報,每宗事件的人數由2至5人,較平日稍增。
澳門衛生局將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并呼吁嚴格遵守民政總署食安中心發出的食品衛生建議。
此外,由于臺風導致可積水的垃圾雜物增加及各種遮雨上蓋破損,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風險增加,澳門衛生局呼吁居民,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并在家中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如到戶外多蚊地點活動或前往登革熱流行區旅行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皮膚暴露部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如有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之醫生有關的旅游史或居住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