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開學季,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部分小學食堂、配餐企業,以及學校周邊商鋪進行了食安檢查。在檢查中,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陽光餐飲”App將于今年10月上線,其中將涵蓋400多所學校、托幼養老食堂,以及社會餐飲企業。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學校開學之際,北京市教委、市食藥監局、北京市衛計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17年秋季開學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通知》,決定從8月底至9月底,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秋季開學階段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據悉,專項檢查范圍包括全市各級各類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和為中小學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以及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的食品、餐飲經營單位。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有學校食堂2518家,包括自營2284家,對外承包234家。其中采用外送餐的學校食堂551家,不提供午餐的學校食堂370家。在全市餐飲量化分級評定中,定為“優秀”等級的學校食堂2012家,優秀率達80%。
相關資料顯示,國內曾有部分學校食堂、小學生小飯桌存在加工或就餐場所衛生不達標、食品及食品原料存放不規范、索證索票不規范、食品留樣不規范等問題。此外,國內也曾出現過因中學學校食堂食品不衛生,導致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
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段志永表示,年底前,北京將完成所有中央廚房、餐飲集中配送單位的“陽光餐飲”工程改造。據悉,北京市共有超400家中央廚房、餐飲集中配送單位。與此同時,段志永表示,“陽光餐飲”App項目正在招標中,將在10月上線。“陽光餐飲”App上線后,學生家長將通過手機端隨時觀察學校食堂、配餐企業后廚的加工、制作情況。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關于開展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表明,在秋季開學前后,利用一個月時間,對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