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四川資陽市雁江區張安順家庭農場養殖的6批、貨值9400美元的種用小龍蝦,經檢驗檢疫合格,相繼順利出口緬甸,這是四川小龍蝦首次開啟的東南亞之旅。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轄區養殖業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內江檢驗檢疫局抓好三個關鍵點幫扶種用小龍蝦出口。一是提前介入落實出口注冊。在獲知企業有出口需求后,立即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按照有關要求,多次對小龍蝦養殖環境、飼養管理、疫情疫病控制、用藥安全等方面進行指導,提升養殖場檢疫防疫管理水平。同時,加強和地方漁業部門的聯系,落實小龍蝦種苗生產許可和日常監督檢查,幫扶企業順利通過出口養殖場注冊考核。二是開展疫病監測保障質量安全。按照口岸生物安全監測工作要求,及時對小龍蝦開展疫病監測,準確掌握小龍蝦風險因素,確保出口小龍蝦安全無疫,促進四川出口水生動物出口業務的健康發展。三是優化檢驗流程提升通關速度。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實行“一廠一策、一品一策”監管,優化出口檢驗檢疫流程,采用無紙化報檢、一體化通關,提前申報、隨查隨放等一系列舉措竭力壓縮檢驗檢疫流程時限,提升通關速度,確保鮮活小龍蝦出口達到時限要求,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