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聯合北京市食藥監局,在全國率先對在網商戶的餐品進行食安自查抽檢。對于在自檢過程中發現問題的餐品和商戶,餓了么將當即下線,并及時上報給監管部門,同時還會把信息同步給網絡訂餐平臺行業自律聯盟的其它成員——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到家美食會,共同保障網絡訂餐食品安全。
據餓了么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抽檢在網商戶,覆蓋北京市西城、東城、朝陽和豐臺等多個消費者點餐聚集區域,并將以“神秘買家”形式,在餓了么外賣APP上隨機對商戶餐品進行盲抽。
抽檢品類以夏季較易滋生細菌、容易發生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品種類為主,包括色拉類、熟食冷葷類以及乳飲料等,共50批次。其中,色拉類檢測項目包括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農藥殘留;熟食冷葷類檢測項目除上述微生物指標外,還包括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的檢測。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部分的檢測都會在流動食品快檢車上完成。車上配備了多臺快檢儀器,最快的項目30分鐘內就可以得出結果。
對于在自檢抽查中發現問題的餐品,餓了么合規部門會啟動處置流程,首先立即下線被檢商戶的問題餐品,隨后通知商戶共同進行實驗室復核。對檢驗結果和對餐品以及商戶的處理結果,餓了么將第一時間上報給北京市食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時,餓了么還會將上述信息同步給網絡訂餐平臺行業自律聯盟的其它成員——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到家美食會。
今年3月,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美團點評、百度外賣和到家美食會在北京市食藥監局的引導下,成立網絡訂餐平臺自律共建聯盟。此次自檢,是餓了么履行聯盟承諾的首次行動。
在首批自檢抽查完成后,餓了么將會把自檢范圍擴展到全平臺非餐食品類,在全國范圍內按季節、按批次進行自查抽檢。另外,餓了么還將建立入網餐飲商戶準入前承諾制度,經營生鮮食品的商戶向平臺事前提交產品質檢報告、單據,自覺履行盲抽檢查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