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8月份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抽檢。近日該局通報,經檢驗1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1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
本次抽檢共抽檢117批次食品,具體不合格產品為佛山市南海港樵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糯米雞,不合格項為微生物指標(包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佛山市優記遇茶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紅棗姜絲茶,不合格項為產品標簽不合格。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是食品衛生檢驗中的重要指標,反映產品的衛生學狀況及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食品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較大;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的條件致病菌,通常在進食有毒的食物1-4小時即發病,主要呈急性胃腸炎癥狀,劇烈的反復嘔吐、惡心、急性腹痛腹瀉、嚴重者嘔吐物和大便內有血液和黏液。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速凍食品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均超過相關規定。
市食藥監管局分析,造成幾類微生物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到了污染;或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還有可能是產品殺菌不徹底或產品包裝不密封,因而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所致。
目前,我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及時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及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