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湖北省已連續發生3起因舉辦農村宴席引發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8月11日,湖北省疾控中心專家發出預警:建議各級疾控機構大力加強農村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提高村民舉辦農村家宴的食品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生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風險。
夏季為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高發季節,因農村宴席衛生條件差,加工環節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嚴重威脅著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湖北省疾控中心發布了八條集體餐飲食品安全提示:
1、餐飲服務單位購買原材料必須確保新鮮,外觀完整、正常,并做好索票索證、采購驗收等登記工作,便于后期的溯源。
2、餐廚環境應當保持清潔衛生,符合相關規范要求。餐廚用具應當徹底消毒,并保留消毒記錄。
3、餐廚及服務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上完廁所后要洗手,并持有健康體檢證明上崗。如有身體不適應當及時就醫或在家休養,不能從事餐飲相關活動。
4、餐飲服務單位必須嚴格遵守生熟分開的原則,除了盛放、清洗、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要嚴格分開外,餐廚在接觸生肉、生菜等生鮮食品后,要及時洗手。學校食堂應盡量避免制作冷葷菜,最好現做現吃。
5、未售賣完的食物應當及時放入冷柜儲藏,重新售賣前必須充分蒸煮或回鍋徹底加熱,不要售賣隔頓或隔夜涼菜。
6、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的情況,餐飲服務單位應當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同時保持廚房現狀,留存可疑食物、用具等,等待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取樣。
7、消費者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同時注意留存可疑食物、嘔吐物、分泌物等,便于后期溯源。可以打電話詢問共同就餐的同伴是否有類似癥狀,并將這些情況反映給醫生或疾控人員,便于排查病因,針對性的治療。
8、除致病微生物外,豆漿、豆角未充分加熱和誤食亞硝酸鹽也是集體食堂常見的食物中毒原因,要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