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十八屆糧食論壇在長沙舉行,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表示,改革是實現使命和戰略目標的具體舉措,中糧集團通過改革,重點解決了六大方面的問題,促進公司積極健康發展。
于旭波指出,中糧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糧油食品產業,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試點公司要加強改革,做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擔當,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走出去引進來,積極完成“國際大糧商”的戰略目標。
加強改革 中糧加快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于旭波表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企改革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對于中糧來說就是重點解決功能定位、資產與資本管理、放權與監督的關系、科學激勵、資本系統優化、加強黨的領導等六大問題。中糧通過解決這六大問題,明確了集團戰略定位、促進了資本經營與資產經營分離,使得中糧距離“國際大糧商”的定位又進一步。
于旭波指出,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大的框架中,必須有具體的措施。以中糧為例,在解決功能定位這一問題上就采取了不少的具體措施。首先,中糧明晰了集團的戰略定位:履行一個職責,打造三大平臺,發揮四種作用,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次,中糧確定了管理模式、生產運營商業模式、企業定位、發展模式等四個轉型,為打造國際大糧商奠定了基礎。
再次,中糧在業務發展上,也做好了充足的分類。將自身業務分為核心業務、重要業務與其他業務三種,在核心業務上,中糧保證自己的絕對控股權,在重要業務上發揮引導示范作用,在其他業務上可進可退,通過這些舉措,中糧可以在在核心領域進行發力。
“改革是實現使命和戰略目標的具體措施,承擔保障國家糧油食品安全責任,打造國際大糧商是國家賦予中糧的戰略使命和目標,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舉措。”于旭波說。
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 維護糧食與食品安全
于旭波表示,農糧食品行業出現的新趨勢、新變革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糧食去庫存為加工企業帶來發展機遇,農糧政策市場化改革給糧油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會,新的糧食安全戰略強調統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些新的變化要求糧食行業必須采取新的應對措施。對于中糧來說,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維護糧食與食品安全就是必然的選擇。
于旭波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必須向高品質、健康綠色等方向進行改革,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要求轉變。對于中糧來說,主動適應這一變化,至關重要。
于旭波表示,未來中糧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產業鏈源頭做起,涵蓋從田間到餐桌,從農產品原料到終端消費品,包括農業服務、種植、收儲物流、貿易加工等等各個環節,通過對各環節的有效組織和管理,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為消費者貢獻安全、綠色的食品。對于中糧來說,這既是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也是為維護糧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借力“一帶一路”倡議 打造國際大糧商
于旭波表示,如今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這為中國糧油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機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掌握第一手糧源,拓寬物流渠道和市場,實現“買全球,賣全球”。中糧要抓住這次機遇,實現自身打造國際大糧商的愿景。
于旭波表示,中糧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與采購,動態掌控供應梁源。目前,中糧集團營收的50%以上來自海外業務,谷物、油料等業務覆蓋全球、海外企業分布在40多個國家,在全球13個港口擁有馬桶,年經營量超過了一億噸。
“中糧已經給自身制定了目標:”1315“指標。即在一帶一路沿線新增投資100億元,沿線農糧經營3000萬噸,一手糧源掌控1000萬噸,食品進出口貿易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