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疾控局、全國總工會聯合組織對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進行了調整,印發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值得關注的是,《目錄》新增了2個職業病類別,分別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每個類別中分別新增1種職業病。調整后的《目錄》于2025年8月1日起實施。
12月18日,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聶云峰向瀟湘晨報記者介紹,其中,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新增了腕管綜合征;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包括創傷后應激障礙。
聶云峰告訴瀟湘晨報記者,《目錄》的調整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工傷保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斑@次調整后,我國法定職業病類別與國際勞工組織及世界多數國家基本一致?!甭櫾品逭f。
新版《目錄》新增兩大職業病類別
12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疾控局、全國總工會聯合組織對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進行了調整,印發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
瀟湘晨報記者梳理發現,《目錄》由原10大類132種職業病調整為12大類135種職業?。ò?項開放性條款)。
其中新增的2個職業病類別,分別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每個類別中分別新增1種職業病。一是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類別中新增腕管綜合征,二是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類別中新增創傷后應激障礙。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聶云峰特別提醒,本次調整中新增的腕管綜合征“限于長時間腕部重復作業或用力作業的制造業工人”,創傷后應激障礙“限于參與突發事件處置的人民警察、醫療衛生人員、消防救援等應急救援人員”。
“職業病的遴選具體要遵循這些原則: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或者劑量反應關系;有一定數量的暴露人群;有可靠的醫學認定方法;通過限定條件可明確界定職業人群和非職業人群,患者為職業人群,即存在特異性。”聶云峰介紹。
《目錄》調整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工傷保險承受能力相適應
聶云峰告訴記者,一旦勞動者被認定為法定職業病,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坝萌藛挝粦摪凑諊矣嘘P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對于不適宜繼續從事原來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且妥善安置?!?/p>
新版《目錄》印發,具有什么樣的意義?聶云峰介紹,《目錄》的調整按照“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補齊短板”的原則,借鑒國際勞工組織及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結合我國實際,遴選新增職業病類別和具體病種。此次調整后,我國法定職業病類別與國際勞工組織及世界上多數國家基本一致。“其中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是國外主要職業病之一,也是職業健康研究的主要方向?!?/p>
聶云峰告訴瀟湘晨報記者,《目錄》的調整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工傷保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衛健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完善《目錄》。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