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頭發一天不洗就油油的嗎?
控制洗頭頻率
不過度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控油洗發水
幫你改善頭發出油多
你以為的脫發真的是脫發嗎?
想讓頭發少出油、少掉一點?
推薦你做好這4件事
1
頭發愛出油?兩招幫你告別油頭煩惱
控制洗頭頻率:
頻繁清洗頭發,會使頭皮油脂減少,皮膚代償性增加油脂分泌,使頭皮更油膩,產生惡性循環。對于不同人群,有不同洗頭發頻率。
油性發質:
1~2天洗一次頭發比較合適。
中性發質:
如果頭發出油不多,2~3天洗一次頭發比較合適。
干性發質:
3~4天洗一次頭發比較合適。如果頭皮和頭發很干燥,頭發又較長,可根據情況間隔更長時間。
不建議過度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控油洗發水:
這類產品清潔力很強,雖然清潔效果比較好,但可能會過度清除正常皮脂,破壞頭皮皮脂膜和皮膚屏障,使頭皮水分丟失、酸堿環境被破壞,導致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出現越洗反而越油的情況。
2
你以為的脫發 不一定是真的脫發
脫發分為生理性脫發和病理性脫發。
生理性脫發:
正常人每天掉落50~100根頭發,是正?,F象,不必過于擔心。
小貼士:
生理性脫發有時也會隨季節變化,比如部分人群秋季頭發更易掉落。
產后脫發也可以算作一種生理性脫發,一般產后6個月后,頭發能夠再長回來,但如果頭發9~12個月后,仍然脫發量較多,頭發也沒有明顯再生,需及時就醫。
病理性脫發:
每天脫落的頭發數量超過了100根,持續時間在2~3個月以上,可能存在病理性脫發,需及時就醫,對癥治療。
小貼士:
如果脫發量不多,但是發量逐漸減少;或者發際線逐漸升高、頭頂頭發越來越稀疏;發質不斷變得細軟,也提示我們可能存在病理性脫發。
有時內分泌疾病,比如高雄激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也會導致頭發脫落,并且伴隨一些其他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頭發掉落時成塊掉落,也需要及時就醫。
拉發試驗
幫你自測是否有脫發困擾
方法一:
用食指、拇指,從貼近頭皮處,捏住約50~60根頭發,然后順著發梢捋,如果掉落的頭發數量超過6根,可能出現了局部活動性脫發,需要進一步檢查。
方法二:
手張開,貼著頭皮把手插入頭發中;
手并攏,靠手指側面的力量夾住頭發,然后向外捋;
頭頂捋一次,頭部兩側各捋一次,后枕部捋一次。
如果掉落的頭發總數量超過10根,也提示我們可能有一些異常脫發,需要進一步檢查。
3
3個護發誤區 小心頭發越“護”越差
用塑料梳子梳頭發:
勤梳頭可以幫助舒緩頭皮、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幫助抑制頭皮油脂分泌過多,減少脫發。但如果你使用帶有靜電的梳子,比如塑料梳子來梳頭發,反而可能會對頭發、頭皮造成傷害。
? 建議:
梳子最好選擇天然木頭或牛角材質的,并且梳子齒比較圓潤,間距也比較寬。
錯誤使用護發素:
如果使用護發素方法不對,比如把不適合用在頭皮的護發素直接涂抹到頭皮上,反而可能會不利于頭發和頭皮健康。
? 建議:
對于頭發比較長、比較干,或者頭發燙過、染過、受損過的人群來說,是可以勤用護發素的,幫助減少靜電,讓頭發更柔順、更好梳,保護發干。
使用護發素時,要把護發素涂抹在頭發遠端,比如頭發二分之一處,幫助修復頭發末端,并且不會對頭皮造成負擔。
黑芝麻不是生發的“靈丹妙藥”:
如果為了生發而大量食用黑芝麻,一方面對生發可能根本沒有幫助,另一方面還可能會對血脂、肝臟造成負擔。
4
4招幫你養出好頭發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熬夜時,很多人喜歡玩手機,此時為了讓人體保持亢奮,我們的身體可能會產生更多雄激素,增加脫發風險。并且熬夜后,頭發也更加容易出油。
? 建議:
充足睡眠有利于維持皮膚、毛發正常功能。建議23:00前入睡,睡夠7~8小時。
保持好心情:
抑郁、憂愁、焦慮或者緊張,都會加速皮膚衰老,使頭發發白或者脫落。
? 建議:
要保持樂觀的心態,讓自己的情緒盡量處于穩定、舒暢的狀態。
合理飲食:
高糖、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可能會加重脫發和頭發出油。
? 建議:
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營養均衡為主。多吃水果、粗糧、蔬菜,合理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幫助維持頭皮正常代謝,使頭皮、毛發處于健康狀態。
讓頭發綁得松一點兒:
有的人喜歡綁高馬尾或者臟辮,但頭發綁得過緊,可能會造成牽拉性脫發,還可能會造成發際線后移。
? 建議: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松一下頭發,比如披著頭發或者把馬尾、辮子綁得松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