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劉姍姍
七旬老人因嚴重心衰,隨時有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可能。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為其實施了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一站式手術,在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衰的同時,實現自動除顫、預防猝死,成功為衰竭心臟裝上“雙保險”。
家住漢口的陳爹爹(化姓)今年七十多歲,一年前他因反復胸悶、氣喘,在醫院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衰。雖然一直通過規范化的藥物治療,但病情未見明顯好轉。近期,陳爹爹心衰癥狀加重,稍微活動一下就喘,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于是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心血管內科就診。經過心臟彩超檢查發現,他的左心室明顯擴大,心臟射血分數仍只有24%,還不到正常人的一半。若不積極干預治療,隨時會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導致猝死的嚴重后果。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對陳爹爹的病情進行了全面評估和討論,最后決定為其實施一站式手術,在患者心臟內一次性植入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和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
“這兩個裝置,一個負責在關鍵時刻急救,另一個負責心功能的養護。”心血管內科陳曼華主任介紹,CCM能在心臟搏動的絕對不應期釋放電刺激,在不增加心肌負擔的情況下,增強心臟收縮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而ICD則能在惡性心律失常發作時及時發現并自動放電除顫,預防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
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龍為患者實施了CCM聯合ICD一站式植入手術,此次手術需要在患者右心室內同時植入三根電極,在右心房內植入一根電極。如何精準放置這些導線是此次手術的關鍵,也是手術的難點,導線放置既要穩定可靠,又要兼顧導線之間的間距,避免信號的相互干擾。王龍副主任醫師憑借豐富的操作經驗,術中經過調試和優化參數,順利將所有電極精準植入在健康心肌上。術后,陳爹爹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已順利出院。
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科學科主任陳曼華介紹,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疲勞乏力和雙下肢水腫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生命。CCM聯合ICD一站式植入手術,在有效幫助患者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同時,可預防因惡性心律失常導致心源性猝死的發生,一站式解決兩個治療問題,為更多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心衰患者帶來“心”希望。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心血管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