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綿陽市三臺縣中醫醫院的智慧共享中藥房內,醫護人員正忙碌地復核、打包煎制好的中藥,并將其送到取藥口,隨后為患者郵寄到家。
“病在村里看,藥從縣里送,而且還是免費配送到家!”三臺縣的李姐對“智慧共享中藥房”贊不絕口。前不久,她前往村衛生院就診,醫生問診后通過智慧共享中藥房系統開具了藥方。僅僅幾個小時后,她就收到了送來的中藥湯劑。
三臺縣擁有33個鄉鎮衛生院和大約600名村醫,其中最遠的鄉鎮距離縣城有2個多小時的車程。為了讓更多鄉鎮的群眾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2024年,三臺縣中醫院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了四川縣域首個中醫醫聯體協作平臺。這一平臺使得農村患者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專家的遠程診治,并通過共享中藥房開具藥方后,還能通過快遞免費將“成品藥”快速配送到家。
據悉,三臺縣中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在走訪與調研中發現,基層醫聯體成員單位存在中藥專業技術人員普遍不足、中藥飲片品種數不達標、基礎養護措施不全、包裝破損、存放時間過長以及藥品損耗較大等問題。而中藥飲片用藥的安全,除了要求處方的合規性外,還要求中藥材的存儲、炮制、煎煮等多個環節都符合要求。因此,三臺縣中醫院智慧共享中藥房應運而生。
“處方發送到我院中醫醫聯體平臺的前置審方系統后,系統會自動對‘十八反、十九畏’等中藥禁忌及用法用量進行初審。審核通過后,處方會發送到中藥房進行人工復審。人工審核無誤后,處方會發送到中藥調劑系統進行調配。”三臺縣中醫院藥劑科主任丁龍介紹道。
記者在“智慧共享中藥房”的配方煎藥智能管理系統中看到,三臺縣中醫醫聯體協作平臺的成員單位開具的處方會通過該系統傳送到審方中心。經過縣中醫院中醫師的再次審核后,處方會被確認并發送到調配中心進行配藥。配好的代煎藥品會轉入煎藥中心進行浸泡、煎煮、掃碼、打包,然后進入配送環節。
下一步,三臺縣中醫院將繼續利用大數據賦能患者就醫過程,實現醫療信息的“即刻達”和患者的“少跑腿”。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胡旭陽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