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腫是一種顱內出血性疾病,是血液集聚在蛛網膜與硬腦膜之間形成的慢性占位性病變,常在頭部外傷3周以后形成。當血腫增大引起顱內壓增高時,常常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復視、視物模糊、肢體無力、記憶力減退、精神失常等癥狀,甚至腦疝危及生命。
近日,泰興市中醫院腦病科(神經外科)成功為一名85歲高齡患者,開展神經內鏡輔助下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目前在市中醫院尚屬首例,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醫院神經外科在神經內鏡技術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患者,女,85歲,因“腦外傷后三月,行走不穩伴右側肢體乏力三天”入院。入院查體:神清,精神萎,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射靈敏,GCS評分14分,右側肢體肌力Ⅳ級,左側肢體肌力V級,余查體無殊。既往史:有心臟起搏器置入手術史一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一年。入院后行頭顱CT檢查:左側額顳頂部慢性硬膜下血腫,雙側基底節區腔梗。
經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和認真討論,神經外科殷俊主任決定為患者實施內鏡下清除術進行治療。神經外科及麻醉科醫務人員協同努力,在內鏡直視下沿血腫內層包膜逐步吸除血腫,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探查血腫內層包膜未見明顯出血點及血腫殘留。手術過程順利,患者麻醉復蘇后回神經外科病房。
術后患者右側肢體肌力明顯好轉,未出現癲癇發作、顱內感染等并發癥。術后復查頭顱CT提示腦術后改變,左側額顳頂部硬膜下血腫腔基本消失。右側額顳頂葉慢性硬膜下血腫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術后復查。術后復查頭顱CT可見血腫腔內引流管在位,未見明顯新鮮出血及殘留血腫。
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手術作為一門現已成熟的手術技術,具有創傷小、直視下操作和血腫清除徹底的優勢,特別適合于血腫機化、帶有分隔腔以及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病例的治療。
泰興市中醫院腦病科(神經外科),為泰州市中醫重點專科,江蘇省神經外科臨床中心泰興分中心,泰州市創傷聯盟理事單位。科室擁有一系列先進的神經外科診療設備,與省內、省外多家三甲醫院神經外科均有深度合作,能正常開展腦外傷、高血壓腦出血、腦腫瘤、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脊髓脊柱手術、癲癇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