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林金國
11月6日,經過資格審核、初賽、復賽等多輪角逐,武漢市首屆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大賽146個項目晉級決賽。
自5月中旬大賽正式啟動以來,大賽組委會共收集到來自79個單位近394項參賽項目,包含生物醫藥、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醫療軟件平臺、健康管理、臨床診療等方向。參賽單位數和參賽項目數均遠超歷年省市級衛生健康科創大賽。
大賽從省內外的醫學、產業和金融行業頂尖專家中遴選邀請評審近80人,確保大賽評審質量。
在復賽階段,參賽項目評審為PPT匯報和答辯的方式,每個項目有5分鐘的匯報時間和3分鐘的專家提問時間。評審組由醫學專家、企業家和投資人組成,他們從專業角度對項目進行了深入的點評和打分。
復賽現場的觀摩觀眾也共同見證了大賽的杰出成果和創新項目,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在醫療領域的巨大潛力,感嘆這些創新成果不僅為患者帶來了更好的醫療服務,也為醫護人員提供了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武漢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本次大賽,以“科技創新,轉化賦能,醫企向未來”為主題,是推動科技創新轉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醫學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一次生動實踐,力求達到三項目標:
一是賽中練兵。大賽廣泛吸引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醫療機構、高校、企業和團隊參賽。在賽中比拼成果實力、相互學習借鑒、提升科創能力。
二是賽中科普。面向社會集中展示近年來武漢地區醫藥衛生領域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搭建先進技術與創新成果的展示平臺,廣泛普及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
三是賽中轉化。大賽主辦方將對參賽項目提供轉化服務并引導落地,廣泛對接各類創投機構和醫藥企業,助力對接各級健康產業基金,持續對接中試服務及概念驗證平臺,武漢市醫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持續跟蹤服務,加速推動醫學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衛健力量。
武漢市首屆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大賽由武漢市衛健委主辦,武漢市科創局和武漢市科協協辦,武漢市醫學成果轉化中心、武漢醫學會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衛健局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