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張潔 李瓊 荊彤
96歲老人患重度腸梗阻,由于高齡,身體情況較差,手術風險巨大,近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消化內科團隊通過消化內鏡置入支架,成功幫助老人打通“生命通道”解除腸道梗阻,重獲新生。
鄧婆婆(化姓)今年96歲,便秘已經長達半年,直到最近愈發嚴重,8天以來都沒有排大便,也沒排氣,肚子脹成了球,脹痛難忍,隨即還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癥狀,家屬立即將她送往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院區消化內科就診。
經過CT以及結腸鏡輔助檢查后,終于找到“罪魁禍首”,竟是結腸腫瘤把腸腔堵死了,大便無法排出。如今腸子都被堵住了,以后該如何生活?“若腸道梗阻不能及時解除,會引起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感染、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武漢市第四醫院消化內科丁祥武主任介紹,考慮到鄧婆婆年老體弱,如果實施外科手術,可能會手術創傷大、并發癥較多,并非最好的解決方法。
而置入腸道支架,對患者來說創傷小、并發癥少,患者痛苦小、恢復快,無疑是更優的選擇。丁祥武解釋,消化內鏡下植入腸道支架術,是在腸道狹窄的部位放置一個網狀支架將腸道撐開,使狹窄或阻塞部位重新恢復通暢。經過術前評估和與家屬溝通,做好充分術前準備后,醫生為鄧婆婆通過內鏡下腸道支架置入的方式,解決了腸道梗阻的問題。
放置支架時患者保持清醒,丁祥武在操作中持續與患者交流,既緩解了患者緊張情緒,也方便了解患者狀態,手術大約一小時就結束了,造影提示患者結腸梗阻處通暢了。術后,鄧婆婆立即排氣、排便,感覺肚子脹痛好多了,一家人都十分開心。在醫療團隊的精心護理下,經過1周的恢復,鄧婆婆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也可以正常排便、排氣,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為了對消化內科醫護表示感謝,家屬送來了錦旗。
丁祥武介紹,內鏡下結腸支架置入術為惡性腸梗阻患者提供了一種微創解決腸道梗阻的新選擇。它具有手術過程簡便、創傷小、并發癥少的特點,可以達到不用進行手術就能解除腸道梗阻的效果,從而為患者后續的腫瘤治療創造條件和機會,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