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李林牧 姜嬋媛 胡玲
“感謝你們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再下床活動……”11月4日,在武漢市普仁醫院骨關節外科病房里,李婆婆(化姓)緊緊握住來查房的醫護人員的手,心中充滿了感激。
10月24日,90歲的李婆婆(化姓)在家不慎摔倒,瞬間感到左側髖部一陣劇痛,無法動彈,家人緊急將李婆婆送至家附近醫院就診,CT檢查提示李婆婆為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考慮到李婆婆高齡且有多年冠心病病史,接診醫生認為手術風險實在太高,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10月26日,在朋友的介紹下,家人帶著李婆婆來到了武漢市普仁醫院骨關節外科就診。
“患者入院時左髖部嚴重腫脹和青紫,輕觸即感劇痛,有骨擦感,左髖關節活動受限。若不進行手術,長期臥床極易誘發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以及褥瘡等并發癥。尤其對于本身就患有多年冠心病病史的老人而言,長期臥床所引發的這些并發癥,無疑會對其原本就欠佳的身體狀況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害。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使得老人的身體狀況愈發糟糕,最終極有可能由于多種并發癥同時發作、相互作用,危及老人的生命。”武漢市普仁醫院骨關節外科主治醫師周一林介紹道。
結合李婆婆的復雜病情,武漢市普仁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張國華在李婆婆完成一系列的相關檢查后,迅速啟動了多學科聯合診療機制,邀請心內科、重癥醫學科、輸血科、麻醉科等多個相關學科的專家聯合會診,共同制定出了一套完備的手術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10月31日,在椎管內麻醉下,張國華主任帶領醫護團隊為李婆婆行左側股骨骨折切開復位髓內針內固定術。經過1個多小時的微創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李婆婆的恢復狀況良好,不久后便可出院。
武漢市普仁醫院關節骨科主任張國華提醒,股骨是人體重要支撐骨骼,股骨骨折的危害不容小覷,尤其對于高齡且患有慢性病的群體,風險更高。高齡者骨質本就疏松,輕微外力便可能致股骨骨折,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若還伴有慢性病,情況就會復雜很多。慢性病患者在經歷骨折時,骨折帶來的疼痛以及應激反應,都會給身體增加額外的負擔,而骨折后往往需要長期臥床,容易出現像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之類的情況,身體原本存在的慢性病也進一步加重病情。所以,日常生活中高齡者要格外小心,預防摔倒等意外。若不幸發生髖部骨折,切勿放棄治療,應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多學科聯合診治能有效應對,切不可因疏忽而延誤救治時機。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骨科群。
(武漢市普仁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