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李林牧 姜嬋媛 胡玲
“我手繪了一張陳醫生的自畫像,感謝他及所有醫護人員對父親全心全意的治療與照顧。”10月31日,在武漢市普仁醫院脊柱外科病房里,患者吳爹爹(化姓)的女兒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吳爹爹今年75歲,患阿爾茨海默癥和帕金森病已經10年了,他不僅有言語功能障礙,還存在大小便失禁等情況,所以平時很少出門,一直需要家人照料。10月26日早上,吳爹爹起床后總是用手扶著腰,面容痛苦卻又無法用言語表達,老伴王婆婆(化姓)見此情形,心里十分焦急,擔心吳爹爹的腰出問題,急忙帶他來到武漢市普仁醫院骨科就診。
經過CT檢查,門診醫生發現吳爹爹L2椎體壓縮性骨折,腰椎退行性變。由于吳爹爹長期在家待著,很少出門,王婆婆仔細回想,猜測他很可能是上次在家坐凳子時不小心滑下去導致骨折的。隨即吳爹爹被轉入脊柱外科住院治療。
“患者年紀偏大,若不及時進行手術,可能會因骨折部位不穩定而疼痛加劇,長期臥床還易引發血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同時影響消化系統功能,延遲骨折愈合,會嚴重威脅健康。”該院脊柱外科主治醫師陳東表示。
為了消除老兩口的顧慮盡早進行手術,陳東細將整個治療過程、準備事項、術后護理等,都詳細地寫在了一張紙上,并且還配上了一些簡單的小圖示,讓王婆婆一眼就能看明白。看完陳東手寫的“說明書”后,老兩口這才放心了。脊柱外科的醫護人員很快為吳爹爹完善了相關檢查,綜合評估后迅速為其制定了一套手術方案。
術前談話時,考慮到吳爹爹無法正常與人溝通交流,為了能讓家屬清楚了解整個治療過程,在為王婆婆講解治療手段和方案時,陳東醫生精心準備了講解材料。然后,借助簡單易懂的人體結構模型,形象生動地向王婆婆講解了手術過程,將復雜的手術治療方案和手術中可能遇到的潛在風險都一一講明白,并解答家屬的疑問。
10月28日下午,脊柱外科醫護團隊在局部麻醉下為吳爹爹腰椎骨折行椎體成形術,術中在天璣機器人的引導下,精準穿刺到腰2椎體骨折處,經過球囊擴張復位,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填充。整個過程不超過30分鐘,只有一個小小的穿刺點,手術出血量不超過5毫升。術后,吳爹爹恢復狀況良好,腰椎疼痛也得到了緩解。
武漢市普仁醫院脊柱骨科主任丁凡提醒,照顧像吳爹爹這樣的高齡多病的老年患者,一定要確保家中環境安全,預防摔倒。一旦發生意外,應立即就醫,不要因顧慮老人的疾病而延誤治療。
(武漢市普仁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