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謝菲)11月1日起,《云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將實施。新規明確,患有重度痛經的女職工,經醫療機構確診后,經期可休假1至2日。“痛經假”規定公布后,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點贊,認為這是“職場女性福音”,但也有網友提出不同看法,質疑這一規定如何落實?
“疼痛評價本身具有較強的主觀性,臨床上運用較廣的為VAS視覺模擬評分法,不同醫生對于同一患者,可能會打出不同的疼痛評分分值,診斷標準難以統一;其次,痛經通常為陣發性,疼痛時與緩解時分值差距較大;最后,主觀的表現及行為可以提高其疼痛評分分值,且臨床上難以判別。”10月21日,福建省龍巖市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林淑萍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對于重度痛經的確切定義及其診斷仍存在一定難度,但隨著科學研究不斷深入以及新技術的應用,未來在這一領域內取得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目前陜西、重慶、江西、遼寧、湖北等地都有“痛經假”的相關規定。1990年起“月經假”出現在上海頒布的《上海市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中,第八條規定對從事高空、低溫、冷水、野外流動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作業的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應暫時調做其他工作或給予公假一天。對其他生產第一線的女職工,在月經期間也應酌情給予照顧。
“經醫療或者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可以給予1-2日的休假,這體現出了一種人文關懷精神,有利于營造社會關心關愛女性的健康的良好氛圍,同時需要醫療機構的相關證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就醫率,減少相關疾病的漏診漏治,具有積極意義。”林淑萍說。
福建省龍巖市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林淑萍(右)正在與患者交流。受訪者供圖
如何判定是否為“重度痛經”患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大類,兩類都有可能出現重度癥狀。一般重度痛經主要表現為經期下腹痛,可伴有惡心、嘔吐,腰酸、腰疼、腹瀉、面色蒼白,冒冷汗等。”林淑萍向記者介紹。
“當患者因為痛經前往門診時,醫生不會立即開具病假條,而是需要先進行一系列檢查來排除其他潛在疾病的可能性。”10月21日,北京友誼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林宇庚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痛經以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但女性下腹疼痛也可能由其他多種情況引起,如宮外孕等,只有在確認了沒有其他健康問題,并且確定患者的癥狀確實是由月經周期引發的痛經導致,且該癥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工作或學習能力時,醫生才會考慮根據具體情況給予1-3天的休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