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上周還是晴空萬里近30度的氣溫,這周長沙的寒意就愈發濃烈。波動的氣溫易誘發各類疾病,長沙74歲的劉爺爺就“中招”了——平時血壓控制還算平穩的他,最近竟測得血壓高達193/107毫米汞柱!劉爺爺坐不住了,趕緊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每逢換季變天,血壓就像過山車一樣波動幅度特別大,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血壓保持平穩呢?”劉爺爺提問。
心血管內科三病室副主任秦輝解釋,高血壓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在秋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時,血管容易收縮或痙攣,從而導致血壓增高,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
一般來說,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收縮壓升高1.14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0.58毫米汞柱。秋冬季節血壓波動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不超過20毫米汞柱都屬于正常范圍,但這種現象存在明顯的地區及個體差異。
高血壓患者在換季時節如何維持理想血壓?秦輝表示,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管理高血壓,從改變行為做起
1.合理膳食:堅持健康飲食有助于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控制。高血壓患者應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適量的膳食模式,低鹽低油飲食,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日,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同時保證優質蛋白質攝入,增加全谷物和粗雜糧及膳食纖維攝入等。
2.適量運動:堅持有規律的運動、保持充足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措施。建議以戶外及有氧運動為主,結合多種形式的抗阻(力量)訓練并輔以柔韌性訓練。
3.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可導致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發病風險。建議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體重,18歲及以上成年人群體重指數應為18.5-23.9公斤/平方米,并合理控制腰圍,男性<85公分,女性<80公分。
4.戒煙限酒:吸煙、飲酒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建議吸煙者及早戒煙(包括傳統煙和電子煙),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飲酒。
5.心理平衡: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郁等狀態可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負面情緒影響,必要時積極尋求支持和接受心理干預。
科學監測,平穩降壓,長期達標
1.血壓達標標準: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腎臟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80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2.科學監測血壓:鼓勵居家進行血壓監測,有條件可進行動態血壓監測。晨起測量血壓應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壓藥、早飯前,晚間測量應在睡覺前,每次應按規范測量2—3次。
3.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以上時,就應該密切關注。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應堅持長期服藥,鼓勵選擇長效的降壓藥物,以確保平穩降壓至標準水平。血壓出現波動、明顯高于正常時,請及時就醫。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代夢蘭 陳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