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理化的學習中
對幾何題束手無策
對力的方向等內容倍感困惑
覺得分子結構、反應過程等
比天書還“抽象”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理衛生團隊
與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
聯合設立了
“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
該門診已于10月8日開放
服務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
并且開放預約的三天早已約滿
沒想到
這種學習困難可能是種病!
不少網友稱:
“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科室,長見識了”
“早30年開這個診療就好了”
相關話題也一度沖上熱搜
引發熱議
10月前三周已全部約滿 記者查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微信官方服務號發現,每周二上午,8個號源,掛號費為316元,門診已經全部約滿。
記者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獲悉
開診首日
共有6位預約患兒家庭就診
最遠者從南通、昆山趕來
年齡集中于
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
男女比例均衡
不過,院方特意表示,這個門診很特殊,需要先評估后治療。也就是說,并非“自己覺得數學不好”就適合看這個門診,而要醫生覺得。
由5名醫師形成團隊,共同問診。將近30分鐘內,他們分別與家長、孩子進行交流。“根據報告結果,判斷是否符合門診的診療領域,給予分流(如轉診至注意力缺陷門診等)或診斷。”
專家介紹,就診6位患兒,家長都是主訴“數學成績不好”。但經專家聯合評估發現,其實只有2位符合“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典型患者,初步分析問題為“空間障礙”以及“心盲癥”。另外4位患兒則不典型,主要問題是“注意力缺陷”“焦慮”等。
“能否形容一個蘋果的樣子?”
“檸檬和橙子
哪個水果的顏色更偏黃色?”
“能否在地圖上標注出
重慶、武漢、上海的地理方位?”
一名由外婆陪同前來的孩子,即是醫生所說的“心盲癥”,又稱想象障礙、幻像可視缺失癥,癥狀為無法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雖表現為數學成績不佳,但其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活中的其他不便。”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博士趙冰蕾趙冰蕾表示,心盲癥群體的比例為2%,而超想癥(與心盲癥相反,擁有極其生動的心理意象,視覺想象能力很強)群體的比例為15.76%。
診斷之后,醫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發育行為兒科精神衛生專業副主任醫師馬希權介紹,訓練方法主要包括視覺空間訓練、算盤訓練、身體活動與空間訓練、計算與空間技能結合訓練等。“但這些都絕非能一蹴而就的,預計在3至6個月后可初見成效。”
中青評論曾發文提醒,“學習困難”門診火爆,不乏有家長病急亂投醫,連孩子是“不能好好學”還是“不愿好好學”都沒搞清楚就帶來看門診。“學習困難”門診不是提升成績的,而是減少孩子學習中的不利因素,讓孩子發揮出應有的學習水平。“學習困難”需全面分析、科學認識,而孩子學習上如果出現了問題,很多時候家長也需要好好反躬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