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林宋)“年輕人開始養黏菌當寵物”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養的黏菌。黏菌到底是什么,養黏菌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
“黏菌既不是真菌也不是細菌,它隸屬于原生動物界。”10月15日,吉林農業大學菌物學教授王琦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黏菌具有雜食性,一般不會主動對人體產生危害,但仍需注意保持飼養環境清潔,避免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下飼養。飼養黏菌時也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直接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后應當洗手。
黏菌原生質團正在靠燕麥粒的營養生長。彭雪嫣 圖。
王琦介紹,黏菌的生活周期包括營養階段和繁殖階段。其中營養階段叫作原生質團,黏菌原生質團主要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它會不斷分裂成樹枝形狀,通過移動尋找食物。當條件適宜時,黏菌會進入繁殖階段。截至目前,全世界共發現黏菌1000多種,黏菌物種個體形態多樣,如頭發狀的發網菌、盤蛇狀的蛇形半網菌、酒杯狀的高杯菌,生活中常見的黏菌有灰團網菌、暗紅團網菌、燈籠菌、粉瘤菌等等。
黏菌看似普通,卻十分有“智慧”,總是能夠找到最優路徑獲取食物。2010 年,曾有學者用黏菌來模擬“道路”,在培養基中通過堆放食物來模擬城市群,黏菌在培養基里全范圍擴張,最終形成一個“交通網”。
“黏菌體內及代謝產物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例如脂肪酸、氨基酸、生物堿、芳香族化合物以及萜類化合物等等,具有抑菌、抗腫瘤、抗細胞毒及抗氧化的作用。以多頭絨泡菌為例,其分離出來的環磷脂酸(CPA)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入侵及轉移,而聚蘋果酸(PMLA)則對人乳腺癌細胞展現出靶向性和高效性。目前,已被成功應用于癌癥治療的藥物傳遞系統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醫學研究,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王琦表示,年輕人飼養黏菌可以學習到有關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基礎知識,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黏菌的食用及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