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聶文聞 陳有為 彭錦弦
跨越3700公里,深入新疆博州基層,將優質醫療送到邊疆百姓最需要的地方。10月12日至13日,國家巡回醫療隊(武漢協和醫院)派出30余名醫療及管理人員,奔赴新疆博樂市、溫泉縣、阿拉山口市等邊防基層地區送醫送健康,通過技術傳幫帶、捐贈醫療物資、培訓授課等多種形式,提升當地醫療衛生水平。
截至目前,該院巡回醫療隊隊員們已在博州累計完成門診301人次、住院查房392人次、義診服務200余人次、手術25人次、主持或參與院內會診16次、主持專題培訓32場,為博州人民醫院帶來了一系列實用適宜的診療技術。
下沉邊疆基層,惠民舉措解群眾頑疾
3歲的塔娜(化名)因動脈導管未閉和主動脈弓降部縮窄,于2023年6月在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接受了免費手術。
時隔一年,10月12日中午,協和醫院院長、心外科夏家紅教授與超聲科王靜教授、康復科張敏教授、神經內科陳吉相教授上門,為小朋友檢查。經過超聲復查,塔娜恢復得非常好。但針對她的言語障礙,張敏教授對孩子父母作了詳細的宣教。
“孩子的恢復情況很好,我們會繼續關注她的成長。”夏家紅教授溫柔地抱起小朋友,滿臉笑意,臨別前,還叮囑家長要定期帶孩子去博州人民醫院復查。
當日上午,夏家紅教授還在博州人民醫院篩查了心臟病患者。據悉,本次篩查的十余名復雜心臟病患者,將被送往武漢協和醫院進行免費診療手術,醫護人員將幫助他們重獲“心”生。
下午,國家巡回醫療隊一行人來到溫泉縣查干屯格鄉呼斯塔村,為當地村民免費送醫送藥。聽說專家團要來義診,村民們早早來到現場。
“與糖尿病作斗爭的關鍵是要管住嘴、邁開腿。”醫療隊領隊、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內分泌科孫暉教授叮囑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并為她講解了血糖監測的要領、控糖的安全用藥方法等。孫暉表示,在邊陲偏遠地區,很多患者的健康認識不夠,常見病便成了“疑難雜癥”,作為國家醫療隊應肩負起責任,把優質醫療送往邊疆。
“醫生,我長期頭暈頭痛,有辦法治嗎?”經過血壓測量,心內科陳志堅教授發現該村民患有高血壓,但沒有定期吃藥,導致病情反反復復,陳志堅介紹了高血壓規律用藥的必要性,并向他贈送了降壓藥。
現場,專家們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村民進行問診并解答疑問,還免費發放了常用藥品。武漢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蘇遠表示,深深感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就診需求強烈,要把健康觀念傳遞給他們。
專家團隊坐鎮,解決當地居民實際問題
“我們來,就是解決問題的!”對于行動不便、疾病嚴重的村民,夏家紅院長一行上門為他們義診。
46歲的哈斯木·代努來提是查干屯格鄉呼斯塔村的牧民。2015年,他因遭遇交通事故導致癱瘓,右側坐骨區皮膚潰爛。雖經過多次治療,但仍未能站起來。這次,夏家紅教授率協和專家上門了解他的病情,并提出治療建議。
“我因車禍癱瘓至今快九年了,長期臥病在床不能出門。湖北的專家上門來看望,告訴我能治好病,真的很開心很激動,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國家巡回醫療隊。”哈斯木·代努來提說。
依斯哈克今年75歲,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草原英雄”。年輕時,他因與惡狼搏斗受傷,腿部行動不便。得知依斯哈克最近疑似患有嘴唇腺瘤,孫暉教授帶領專家團隊,來到他家中檢查診斷。經醫療隊專家、協和醫院整形外科、博州人民醫院院長郭科初步診斷,依斯哈克唇上的菜花狀物,是鱗癌所致,需要進一步檢查,盡早治療,防止癌細胞向遠端轉移,形成繼發腫瘤。
“針對邊疆地區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我們派出心臟大血管外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專家。”作為本次巡回醫療工作的領隊,孫暉介紹,在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夏家紅的帶領下,醫院組建醫療專家隊伍前往新疆,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基層居民身邊,讓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據悉,武漢協和醫院將在溫泉縣舉辦多場義診活動,為更多基層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同時,他們還將通過培訓學習交流、查房、手術等方式推動新技術、新業務在博州落地。對于部分疑難重癥患者,將帶回武漢協和醫院免費治療,待康復后再回新疆。
全州首開醫院管理培訓,為醫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10月12日上午,國家巡回醫療隊(武漢協和醫院)醫院管理培訓暨鄂疆醫院管理交流會在博州人民醫院召開,這也是博州首次召開該類會議。
協和醫院院長夏家紅,博州黨委常委、副州長阿爾特,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建峰,博州衛健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劉珍玲,自治區衛健委醫政處副處長錢芳出席大會開幕式,由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主持。
武漢協和醫院8位醫療管理專家圍繞公立醫院“國考”、人才隊伍建設、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后勤管理與服務保障體系、學科建設、DRG與醫保等主題分享了經驗與做法。
“通過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我們不僅能夠解決偏遠地區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協和醫院夏家紅院長表示,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此次專程帶領國家巡回醫療隊的專家和管理團隊來到博州,旨在通過傳授醫療管理經驗與知識,為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交流會上,武漢協和醫院向博州人民醫院捐贈了價值502萬元的超聲多普勒診斷儀等先進醫療設備,進一步提升當地的醫療硬件水平,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走進邊關巡診,溫暖戍邊人
山口,也是風口。阿拉山口是新疆北部的邊境城市,常年受“冷濕空氣”影響,那里有著一批以“邊”為家的戍邊士兵。13日上午,國家巡回醫療隊骨科、康復科等多學科專家團攜帶醫療設備和常用藥品,走進阿拉山口邊防連。
“國家醫療隊來得真及時,我們感到非常溫暖!”邊防士兵們得知武漢協和醫院的專家要來,有序排好了隊伍。抵達阿拉山口后,專家團為士兵們量血壓、測血糖、聽診。同時,為了更好地應對極端天氣,專家們還提供了詳盡的科普教育和預防指導,幫助大家認識與預防常見病。
當天上午,醫療隊專家團隊還前往阿拉山口人民醫院為當地患者義診。
此次國家巡回醫療隊來到博州開展工作,不僅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家衛健委統一部署下的重要行動,也是協和醫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揮國家隊使命與擔當的實踐。武漢協和醫院結合醫院優勢專科特色與管理經驗,組建專家隊伍,分別來自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骨科、甲狀腺乳腺外科等科室,隊員大部分由各學科黨支部書記或黨員構成,均具備副高及以上職稱。
自2011年博州人民醫院掛牌武漢協和醫院博州分院以來,武漢協和醫院全面移植其核心技術和管理模式,全方位幫扶博州在醫療、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協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對口幫扶以來,協和醫院已累計接診患者6萬余人次,開展手術3200余臺次,舉辦學術講座150余場次,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帶教當地骨干醫生105人,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50余項。
(以上圖片由武漢協和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