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趙雪純
通訊員 荊彤
原本以為小腿肌肉酸痛是疲勞所致,20歲的小張(化姓)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患上了隱藏致命風險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所幸經過及時治療,小張目前已無大礙。
從10月4日開始,小張感覺左腿又腫又痛,起初以為是疲勞所致。可到了10月8日,小張腿部腫脹的癥狀越來越嚴重,不僅疼痛難忍,連站立都很吃力。在父母的陪同下,他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做了小腿肌腱的超聲檢查,可并沒有發現肌肉損傷的情況。醫生懷疑是血管問題,檢查了下肢靜脈血管,發現腘靜脈及脛后靜脈、腓靜脈內均有血栓形成。
年紀輕輕,怎么會有大面積的血栓?超聲科醫生在詢問家屬后才得知,小張最近一個月在準備考研,經常久坐不動,這是下肢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好在小伙子就醫及時,醫護人員立刻為她做了抗凝等治療,目前已無大礙。
武漢市第四醫院超聲影像科主治醫師馬文淵提醒,4個小時久坐不動就容易導致靜脈血栓的風險增加,經常站立的服務人員,駕駛或乘坐長途交通工具的乘客或空乘人員、司機,因病長期臥床者等,都是患靜脈血栓的高風險群體。下肢靜脈血栓如果脫落,會順著血管進入了肺動脈阻塞了肺部供血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致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的血管性疾病,危險程度僅次于心肌梗死和腦卒中。
醫生建議,最好每隔40分鐘站起來活動幾分鐘,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肢腫脹,特別是單側下肢腫脹,且伴有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癥狀的,需要盡早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