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薛源
通訊員 張祖國攝
平日里帶孩子看病,擔心請假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十一”假期,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主院區、西院區均是“無假日醫院”,假日期間,家長帶著學齡前幼兒來錯峰手術,中小學生們來醫院復診,不少家長帶娃從外地趕來看病,轉運中心醫護24小時待命,守護急危重癥患兒。
熱門專科號不減反增
上個月開始,7歲的樂樂(化名)就開始咳嗽,家長以為是感冒了,但跑了很多家醫院,吃藥打針,孩子都沒完全恢復。一個多月過去了,樂樂還在咳嗽,全家急得焦頭爛額。趁著十一假期,父母帶他到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看病,接診醫生查看外院就診記錄和檢查結果后,排除了感染有關的咳嗽,再次反復詢問孩子的咳嗽情況,得知樂樂平時有干咳、夜咳、運動后咳嗽增多等表現,小時候得過濕疹,有過敏性病史。在過敏性疾病診療室做試驗后,樂樂的過敏原皮膚點刺結果報告單上顯示,螨蟲過敏原強陽性、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醫生終于找到了樂樂久咳不愈的癥結,原來是咳嗽變異性哮喘。醫生開具處方,樂樂需做常規治療和脫敏治療。
“從長假第一天的就診情況來看,相比平時有一波小高峰,耳鼻喉科、眼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專科就診人數上升明顯。”武漢兒童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王筱雯介紹,節日期間,有不少家長將孩子眼、耳、口、鼻、皮膚上的一些健康小問題“攢”起來就診,利用“分時段預約掛號”規則打時間差,一天集中解決多科“小毛病”。
為盡可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醫院部分熱門專科,如眼科、耳鼻喉科、遺傳代謝內分泌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骨科、泌尿外科、腎內科、皮膚科、康復醫學科、兒內科等專科專家號,在長假期間增加了號源。
各專科手術照常進行
“孩子恢復得很好,不僅黃疸消退,還看不到傷疤。”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專家閆學強抱著女嬰妞妞(化名)高興地說,妞妞也望著他開心笑了。4個月前,剛滿月的妞妞黃疸遲遲不退,還拉出白色便便,在當地被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遂來到武漢兒童醫院就醫。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閆學強副主任醫師告訴家長:“膽道閉鎖患兒如不盡快手術,膽汁長期淤積在肝內,會導致不可逆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專家團隊為她做了葛西手術,重建膽汁通道,一條小生命得以挽救。10月1日當天,父母帶著妞妞來到閆學強醫生的門診進行術后復查,各項身體指標均正常,恢復得不錯,今后定期復查即可。
門診沒停,手術也沒停。據了解,前來手術的多為學齡前期的孩子,家長們平時忙于工作,不好請假,趁著“十一”長假帶孩子來做手術,孩子手術后在家休養,家長也方便照顧。預約的擇期手術類型多為疝氣、鞘膜積液、扳機指等。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各大專科手術均照常運行。
轉運中心24小時守護急危重癥患兒
河南信陽一名剛出生一天的女嬰,因為36周早產,呼吸困難,且懷疑食管閉鎖,當地醫院請求轉來武漢。10月1日上午9時,轉運中心醫生劉欣、護士劉燕立即出發。在武大高速木蘭段遇到交通嚴重擁堵,救護車無法通行,湖北高速道路巡查車輛發現困境后主動拉響警報,提示前方車輛避讓,同時行駛到救護車前方進行開道,行駛約40公里后交通緩解,高速巡查車輛駛離,救護車也快速前進。
13時許,一行人順利接到嬰兒,隨即馬不停蹄返回武漢。在轉運途中,轉運中心副主任、新生兒內科主任醫師曾凌空始終在后方關注寶寶病情。17時許,女嬰順利攜帶呼吸機安全轉入新生兒內科,早已守候在此的醫護無縫銜接,經CT、碘水造影等檢查,確診合并食管閉鎖,轉到新生兒外科準備手術。
紅安縣一名出生2天的嬰兒病情危重,10月1日0時,轉運中心醫生趙曉談和護士姚雪萍也應召出發,順利將孩子帶回武漢治療。
“武漢兒童醫院轉運中心隨時待命,應轉盡轉。”該院急危重癥醫學中心主任孫丹介紹,醫院轉運團隊做了充分準備,一旦患兒有轉運需求,醫護人員隨時出發,為更多患兒贏得“生機”。
長假期間,不少家庭會外出游玩放松,免不了磕磕碰碰,武漢兒童醫院主院區、西院區急診均24小時接診。西院區急診科負責人龍元介紹說:“節日期間我們增派醫護,只要患者有需要,我們都會在這里守護。”
據了解,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為“無假日醫院”,十一長假期間,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各大專科均照常運行,各項檢查正常進行,為婦兒提供完善就醫服務。如有就醫需要,建議先預約掛號。如遇急危重癥,醫院急診科將24小時應診。
在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公眾號上,市民也可點選“門診”——“互聯網醫院”。進入后,可以進行線上圖文咨詢和視頻問診、開檢查、開藥,藥品由快遞配送,部分慢病患者足不出戶就能看病,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