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時被魚刺卡住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一般處理得當就沒事了,但要是碰上了“頸部與食管刺客”就不是件小事了。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連續接診了兩位患者:,他們在被魚刺卡咽喉后都因為處理不當,不得不接受頸部切開手術。
患者一:吳先生
吳先生(化名)今年30歲出頭,不久前他到寧波旅游,點了一份紅燜包頭魚。幾塊魚下肚后,吳先生感到被一根魚刺卡住,他趕緊又是喝水,又是吞飯。
由于喉嚨的疼痛感一直沒有消失,他就去了附近醫院,醫生查看后告知沒有魚刺,懷疑魚刺可能已經被吞下去,過程中劃傷了咽喉及食道黏膜,產生了刺痛感。
回杭州后的幾天,吳先生喉嚨一直疼痛,吞口水都不敢。為了弄出這根魚刺,他跑了好幾回醫院,但從喉鏡到胃鏡始終沒有發現魚刺。
喉嚨痛真真切切地存在
魚刺卻在短時間內“消失”了?
最終,吳先生去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醫生為他做了CT檢查后發現了端倪,一根兩頭尖的已經從頸段食道穿出,緊鄰頸動脈,并引起頸深部及食道周圍感染。一旦穿破頸動脈就會引起大量內出血,短時間內將危及生命。
情況危急,醫生立刻為吳先生做頸部切開手術,最終一根碩大的魚刺被順利取出。
無獨有偶,就在吳先生出院后不久,醫生又接診了一位相似情況的患者。
患者二:唐先生
唐先生(化名)一個月前吃了一頓酸菜魚。飯還沒吃完,他就感到被魚刺卡住,通過吞飯喝水等方式,一頓操作,但喉嚨的刺痛感一直存在著。他也是檢查了好幾輪,喉鏡甚至是CT檢查都沒發現魚刺。
唐先生被喉嚨的不適感折磨了整整一個月,最后通過B超才發現下頜處有一根細小的魚刺。此時這根魚刺已經游走到頸部肌肉內,初步判斷是從舌根部穿了出去,卡在了下頜位置。由于魚刺已經完全穿出咽喉腔,醫生不得不為他做了頸部切開手術,取出了魚刺。
魚刺卡喉后,往往因處理不當而造成嚴重后果
“這兩個病例都是比較遺憾的,兩位患者在魚刺卡喉后,都采取了不正確的處理方式,這才導致后面的嚴重的后果。”醫生說,大部分魚刺如果進行正確的處理方式及時取出,是不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的,一般都是自己隨意處理,才會導致魚刺越來越深,甚至刺穿咽喉、食道引發更大的麻煩。
“一旦碰到魚刺卡喉
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
醫生表示,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很多患者在遇到魚刺卡喉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盡快讓刺吞下去,殊不知,進入食道的魚刺,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魚刺如果刺破食道,甚至刺破食道隔壁的主動脈那可引發生命危險。一旦進入動脈,會隨著血液四處游動;一旦刺傷大動脈,引起動脈夾層那直接導致生命危險。總之,它的一路都伴隨著高風險。
別再僥幸大意了,真的很危險!我們曾多次報道過相似案例。
那么
魚刺卡喉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不要慌,想一想剛剛吃的是什么東西卡住了你。魚刺、雞鴨骨頭、話梅、楊梅、棗核?還是排骨、湯團,甚至就是一塊燒爛的紅燒肉?一塊燒熟的雞鴨肉或一片香瓜子殼?一根鋼絲球的鋼絲?
稍用力咳幾下或干嘔幾下,一些魚刺會咳出來或嘔出來。
若咳不出也嘔不出,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就近去有耳鼻喉急診的醫院求助醫生,讓醫生幫忙取出來。
什么時候必須看醫生?
通過簡單的咳嗽和干嘔不能咳出魚刺時,就必須馬上就醫,不要耽誤。
因為也許一晚、半天時間就可能演變成食管穿孔、食管發炎甚至縱膈發炎,若魚刺扎得不是地方,扎在食管第二狹窄——主動脈弓上,那處理起來連醫生都要謹慎了。
對了,提醒一下!在科室選擇方面,牢記一點:口腔科不拔魚刺!雖然刺從口入,但在國內卡了魚刺要掛耳鼻喉科。
魚刺卡喉錯誤的做法
1. 用飯團和饅頭或菜團硬咽;
2. 拼命用手摳喉嚨;
3. 喝大量的醋試圖軟化魚刺;
4. 有明顯的異物感或哽咽感,僥幸認為過二天會好而不去看醫生。
坊友們有過魚刺卡喉的經歷嗎?這些錯誤的做法你做過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