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陸緣
通訊員 陳林 熊帆 田星
“感覺不一樣了,腿不麻了、也不酸了,還能好好睡上一覺了!”9月26日上午,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疼痛科病房,剛剛辦完出院手續的張阿姨,與同病房的病友分享著自己從“痛”到“不痛”的喜悅。
據悉,現年60歲,家住江夏區鄭店街道的張阿姨,于四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小腿前側疼痛,伴麻木、酸脹,夜間尤為嚴重,嚴重影響睡眠。“今年以來,癥狀持續加重,晚上幾乎不能睡。”張阿姨意識到不能再拖了,于是來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疼痛科就診。
“不是所有的疼痛部位,都是原發病灶所在。綜合張阿姨病史、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為神經病理性疼痛。”據該院疼痛科主任于志堅介紹,張阿姨的癥狀與體征不相符,考慮椎間盤膨出刺激椎體前側緣的交感神經,導致其興奮性增高所致。
明確了病因,接下來就是治療方案的選擇。據了解,傳統治療方法為口服神經調節劑、營養神經等緩解癥狀,但該患者病程較長,神經病理性疼痛比較頑固,常規的藥物等治療方法效果欠佳,而腰交感神經節射頻消融術,需超聲定位,在CT引導下精準穿刺,對腰交感神經進行射頻消融,可達到一并解決“疼、麻、脹”問題,對術者精準操作及儀器設備要求較高。
“邀請神經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放射影像科聯合會診,張阿姨最終選擇了‘射頻消融術’。”該院疼痛科副主任劉洋組織醫療團隊,評估病情、擬定對張阿姨施行“雙側腰交感神經節射頻消融微創術”的治療方案。
23日,CT檢查治療室,該院放射影像科主任韓俊州、技師長饒崇昌及疼痛科醫療團隊密切配合,為張阿姨實施了腰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治療。術中,CT引導下,劉洋副主任定位腰交感神經節,并利用射頻針(直徑僅有0.7毫米),精準穿刺,探針順利抵達張阿姨腰2椎體前側緣,射頻消融“一氣呵成”,成功毀損腰交感神經節,手術歷時40分鐘,幾乎不出血,術后針眼不足1毫米。術畢,張阿姨就感覺到雙下肢有發熱感,疼痛得到明顯緩解,小腿的麻、酸、脹感幾乎感覺不到。
“感謝醫生,我終于可以好好睡覺了!”26日上午,張阿姨自行辦理出院手續,并表示上下樓都不痛了,于是便有了開頭一幕,她再三對醫護團隊表達謝意,更向病友分享著“喜悅”之情。
“疼痛科,主要是治療各種長期的頑固性疼痛,以及各種慢性的疼痛。”該院疼痛科主任于志堅介紹,腰痛腿麻的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甚至十幾歲的孩子就有腰痛腿麻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經皮腰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微創手術,其在臨床治療下肢慢性疼痛性疾病中十分常用。該治療安全系數高,在局麻下完成,無藥物毀損并發癥;通過射頻消融物理熱效應,精準毀損交感神經的傳導通路,阻斷疼痛反應的惡性循環,有效止痛、改善內穩態改善血液循環、發揮內因性抗生素作用,提高局部組織的抗炎作用,達到緩解疼痛的微創介入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