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今年8月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其中,流行性感冒位居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首位,達到21789例。
秋冬季正進入流感高發季
在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流感聚集性疫情大多數發生在以中小學、托幼機構為代表的校園內。
在深圳聚集性流感疫情中,90%的暴發疫情發生在學校。
在9月22日舉行的2024年常見傳染病防控研討會上,公共衛生專家、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謝旭表示,在深圳聚集性流感疫情中,90%的暴發疫情發生在學校,監測到的致病毒株既有甲3型(H3N2),也有BV型(乙型維多利亞株)。
中疾控:建議10月底之前完成疫苗接種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余文周表示,從研究數據來看,接種流感疫苗能夠將流感的發病和住院風險減少一半以上。
他提醒,在同一個流感流行季節,已經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的人群不需要重復接種。適齡人群應盡量在10月底前完成疫苗接種;如果在10月底前沒有及時接種,后續也要盡早接種。
佛山市禪城區人民醫院預防接種門診公衛主管醫師林惠琴告訴記者,每當嶺南廣東進入到冬季低溫時段,流感就會進入到一個相對高發的時段。在廣東,這個傳統的流感高發季一般由當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
考慮到流感疫苗接種后在人體內形成保護性抗體的時間往往需要2—4周時間,林惠琴建議“低齡嬰幼兒、在校生、孕婦、基礎病老人、免疫力低下等流感高危人群,應在流感流行季節來臨前完成接種(10月底前),以期得到更好保護”。
選擇哪種流感疫苗?
據悉,我國現已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有滅活疫苗(即針劑流感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減毒活疫苗(即鼻噴式流感疫苗)。
根據疫苗所含組分,可分為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與三價流感疫苗相比,四價流感疫苗在三價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乙型Yamagata病毒(BY)的預防,理論上提供了更全面的保護。對可接種不同類型、不同廠家疫苗產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種任何一種流感疫苗,無優先推薦。
“針劑裂解流感疫苗適合6個月齡以上人群接種,產生抗體時間大約2—4周,保護時間6—8個月,價格相對較低,性價比相對較高。鼻噴流感適合3—17歲人群,產生保護快,大約3天可以起效,保護時間1年。采用鼻內噴霧法,接種時少一點疼痛,價格相對較高一些。大家可結合年齡、自身健康狀況等自愿自費來選擇。只要及時、規范接種任何一種流感疫苗,都能在整個流感季節帶來保護的。”林惠琴說。
林惠琴表示,從當下的形勢來看,疫苗選擇并不是最為關鍵,及早進行預防接種,切忌等待才最為關鍵。
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秋冬季節是高發季,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流感有何癥狀?如何預防流感最有效?哪些人應該接種流感疫苗?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里↓↓↓
流感≠普通感冒
重癥可致死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后往往全身癥狀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在未接種疫苗的情況下,流感有發生重癥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癥病例,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病例。
廣東5歲小孩流感后確診急性腦壞死
日前,廣東佛山一5歲小朋友小康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發熱、腹痛、嘔吐、腹瀉、咳嗽、精神疲倦等癥狀,自行服藥后病情出現反復,隨即被送至醫院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經診斷為急性壞死性腦病。
經半個月綜合治療,小康的健康狀況良好,已順利出院。
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那么,我們該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一圖讀懂↓
這些關于流感的說法是真的嗎?
得了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
有人說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身體底子好的人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用去看醫生。對此,醫生表示:其實沒毛病!但是,對于身體素質不好的人群來說,得了流感就不要等著自愈了。此外,如果出現持續三天的39℃以上高燒,或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了,應立即就醫。
沒有出現呼吸道癥狀就不是流感?
常見的呼吸道癥狀有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有痰、胸痛、呼吸困難等,但并非所有人得了流感都會出現呼吸道癥狀,特別對很多老年患者來說,呼吸道癥狀恰恰不典型,更多是頭暈、乏力、低燒等。
普通口罩不能預防流感?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氣溶膠傳播,在人群密集處或是流感多發季節,戴普通醫用口罩即可,只要是佩戴口罩就能有效預防流感。
預防流感,做好這五件事
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什么人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除了“一老”(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齡兒童)之外,還優先推薦以下人群及時接種:
醫務工作者:如臨床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
養老機構、托幼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中小學教師和學生;
孕婦;
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保持通風
開窗通風能有效稀釋密閉空氣中的病毒載量,天氣冷的話,可以每天通風1~2次,每次10分鐘。
勤洗手
通過洗手能降低被手上沾染病毒感染的風險。
戴口罩
戴口罩對預防所有呼吸道傳染病都有效。
增強免疫力
充分的休息與適當的運動能讓機體代謝保持健康狀態,而長期酗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對免疫力造成損害。
秋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大家應高度關注流感預防,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建議適時接種流感疫苗,減少流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