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曹洋
通訊員 周珊
近日,一名34歲的男子因長期忽略甲亢,暴飲暴食后突發低鉀血癥致肢體麻痹。經補鉀、控制甲亢等綜合治療恢復。專家提醒,甲亢患者需規律體檢、保持良好作息,普通人群出現甲亢癥狀應及時就醫。
汪先生作息很不規律,中午醒來三餐并做兩餐,午餐、宵夜當正餐,口味重、愛葷腥,愛喝碳酸飲料,經過連續的暴飲暴食后,汪先生終于出現不舒服的癥狀。三天前,汪先生吃宵夜后準備入睡,誰知全身肢體無法動彈,摔倒在地,巨大的聲響驚動了父母,家人趕緊呼叫120將他送至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診治。
急診檢查發現汪先生的血鉀僅1.57摩爾每升,顯著低于正常值下限,初步診斷為低鉀血癥引發的肢體麻痹無力。然而及時對癥補鉀卻收效甚微,為避免病情急轉直下,呼吸肌麻痹導致窒息、惡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該院腎病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譚金枚發現汪先生有甲亢病史,自述年輕時并未做過檢查或治療。結合入院后同步完善甲狀腺功能檢測,譚金枚明確表示,低鉀是汪先生肢體無力的直接原因,而甲亢才是根源所在。
醫生指出,汪先生患有甲亢未治療,加上近期暴飲暴食,攝入大量糖類食物,誘發嚴重的轉移性低鉀血癥,這才急性發作低鉀型周期性麻痹并發癥。
所幸病因精準鎖定,經三天補鉀、糾正電解質紊亂、控制甲亢等綜合治療,汪先生的血鉀恢復正常,肢體無力完全緩解,活動自如。
“低鉀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典型表現為四肢癱瘓,尤以下肢為主,常伴有低鉀血癥。”該院腎病內分泌科主任郭愛莉介紹,此病往往起病突然,常因劇烈運動、大量進食糖類食物或輸注葡萄糖、注射胰島素、精神緊張、感染等誘發。多在夜間或清晨醒來時急性發病,病癥嚴重者可明顯累及膈肌、呼吸肌、心肌等,甚至危及生命。
郭愛莉提醒,有甲亢家族遺傳史,孕期女性、甲狀腺腫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精神受刺激等甲亢高危人群或已經確診甲亢的患者,日常除規律體檢、復查及診療外,應保持良好情緒和健康的生活作息,盡量少吃或不吃海帶、紫菜、海鮮等富含碘的食物,戒煙忌酒,禁用咖啡、濃茶等各種刺激性食品。一旦出現莫名煩躁、易激動、失眠、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饑餓、多食、消瘦、突眼、脛前黏液性水腫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排除甲亢的可能。
如想了解更多健康相關知識,請掃碼加入新聞內科交流2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