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炎熱,為避免糧食存放會遭害蟲,很多農村地區的居民會使用熏蒸藥來防蟲。然而,熏蒸藥在高溫潮濕環境中極易揮發有毒氣體,人體一旦吸入或誤食會引起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8月,家住南通如東的蔣老伯就誤吸了這種劇毒藥品,所幸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及時救治,轉危為安。
8月上旬,家住如東的蔣老伯,特意拿出一粒熏蒸藥,打算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碾碎后使用。熏蒸藥即磷化鋁,很容易吸收水分產生磷化氫,彌漫在空氣中,對人體有劇毒作用。蔣老伯在碾碎的過程中,不慎吸入一些,頓時感覺腦袋發暈,呼吸也變得困難起來。在這混亂之中,他不慎將手中的藥粉送進嘴里。
不久,頭暈、惡心、嘔吐的癥狀如潮水般涌來,家人急忙將他送往當地醫院。然而,病情的發展遠比想象中更加兇猛,酸中毒、嚴重休克……要知道,磷化鋁誤服1片即可致死,其死亡率之高,讓人聞之色變。
“我們這邊收治一名磷化鋁中毒患者,情況危急!生命體征極不穩定!現轉送至你們醫院搶救,麻煩做好接收準備!”在收到當地醫院急診科的電話后,通大附院東西兩院區迅速響應,啟動應急預案,確保所有醫療資源處于待命狀態。與當地醫院及時有效的聯動銜接,為蔣老伯爭取到寶貴的救治時間,11點45分,蔣老伯被送至距離較近的西院區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
“病人呼吸急促、血壓持續走低、房顫、意識模糊、出現嚴重休克反應……”“乳酸飆升至15.18mmol/L,體內嚴重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在EICU內,由主任醫師沈雁波、袁鼎山、姜岱山、王霆等組成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救治小組成員,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午休時間,迅速集結于蔣老伯身邊。
“上ECMO!”憑借多年積累的數十例磷化鋁中毒救治經驗,他們深知,在這分秒必爭的時刻,任何一絲的猶豫都可能錯失挽救生命的最佳時機。因此,團隊果斷決定,必須趕在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跳驟停之前,為患者建立起生命的“體外循環”——ECMO支持。
ECMO(體外膜肺氧合)是一種體外生命支持手段,用于治療和挽救因心肺功能衰竭而生命垂危的患者,被稱為“救命神器”。在團隊成員的默契配合下,中午12點,ECMO機器成功啟動,采用VA(靜脈-動脈)模式運行,一股股富含氧氣的血液通過機器循環回患者體內,有效減輕了蔣老伯心臟和肺部的負擔。
ECMO的接入,為蔣老伯搭建起一座生命之橋。然而,挑戰才剛剛開始。接入初期,蔣老伯的心跳微弱,呈蠕動狀態,收縮力極差,當天深夜,連續發生心跳驟停、室顫等。“很不容易,從凌晨到第二天早上,我們連續進行四次心臟除顫操作。過了兩三天,患者的生命體征終于穩定下來。”提到當天夜里的救治場景,主任醫師袁鼎山仍感慨萬千。
經過6天的精心治療,蔣老伯的心臟功能逐漸恢復,成功撤除了ECMO設備。在EICU團隊和其他學科的協作治療和早期康復干預下,蔣老伯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目前已成功出院,迎來了新生。
通訊員 居靖雯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嚴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