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過,暑熱尚存,這幾天秋老虎反撲,杭州晴熱依舊,然而高溫不僅會把人熱壞,還很有可能把人體內蓄謀已久的“炸彈”引爆。
79歲的呂奶奶最近總感覺下腹部疼痛不適,有時還伴隨著腰部酸痛。起初她不以為然,認為只是人上了年紀胃腸老化了,估計是吃壞了肚子,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腹部和腰部的疼痛絲毫沒有緩解,晚上更是好幾次被腹部傳來的疼痛驚醒。更糟糕的是,這幾天的高溫伴隨著疼痛,總讓她有種心慌的感覺,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
家里人見狀實在放心不下,好說歹說,總算把呂奶奶送到杭州市中醫院普外科就診,通過周密檢查,“罪魁禍首”終于浮出水面——原來呂奶奶體內的腹主動脈下段有一個巨大的瘤體,瘤體不斷壓迫周圍的器官及身體組織,導致了腰、腹部疼痛。
更可怕的是,連日的高溫讓呂奶奶血壓波動大,這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處于破裂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引爆導致大出血,甚至可能威脅生命!
“破裂了就會死?醫生,能不能想辦法把這個瘤子取出來啊?”看著報告,呂奶奶一下子懵了,原以為只是肚子痛,沒想到查出來一個要命的大隱患。
針對呂奶奶的情況,普外科周黎明副主任醫師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對患者的腹主動脈及分支進行了影像學三維重建,并量身定制了專屬的腹主動脈覆膜支架,最終通過手術“精準排雷”,將這個“潛伏”多年,隨時準備引爆的威脅解除了。
“還好來得及時。”躺在病床上的呂奶奶心有余悸地說,“今后有身體疼痛再也不敢熬著了。”
偷偷“使壞”,出手即斃命
警惕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是指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炎癥、感染、遺傳等因素導致腹主動脈壁薄弱,在高壓動脈血流作用下發生局部直徑擴大或鼓出形成的瘤樣結構,腹主動脈瘤并不是腫瘤,而是肚子里有個橢圓形的不斷擴張的血管包。
腹主動脈從心臟向下延伸,在人體內負責腹盆腔內臟器、腹壁及下肢的血液供應,一旦腹主動脈血管壁退化、變性發生瘤樣擴張,高速、高壓的動脈血再不斷沖刷脆弱的瘤樣擴張血管壁,隨時可能發生動脈瘤破裂,引起患者腹腔內大出血,短短幾分鐘內失血可達到數千毫升,隨即患者會出現失血性休克,即便送醫開展救治也兇多吉少。
統計數據表明,有88%的腹主動脈瘤患者在送醫后2小時內死亡,其自然病程五年的存活率僅19.6%,所以腹主動脈瘤是一種極為兇險的血管疾病。
更糟糕的是,腹主動脈瘤在前期一般無明顯癥狀,只要不壓迫附近的器官或神經,患者是毫無察覺的,而當出現明顯腹痛等癥狀時,體內的瘤體已經迅速增大并牽扯周圍組織包膜,已經處于瀕臨破裂甚至已經破裂的狀態了,所以腹主動脈瘤堪比“沉默的殺手”。
哪些人群要特別注意?
? 動脈硬化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動脈壁可能因脂肪沉積、鈣化等原因而變得僵硬,導致主動脈擴張,增加患病風險。
? 高血壓人群:長期高血壓會增加血管壁的壓力,促使其變薄和擴張。
? 長期吸煙人群:吸煙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增加腹主動脈瘤風險。
? 家族病史:有家族史的人群,發生腹主動脈瘤的風險更高。
? 其他因素:臨床數據統計表明腹主動脈瘤好發于老年男性,此外高齡、肥胖等也可能增加發病風險。
預防“炸彈”形成
“排雷”從細節入手
雖然腹主動脈瘤的某些風險因素無法改變(如年齡和家族史),但通過以下措施可以降低風險:
? 戒煙:停止吸煙可顯著降低患病風險。
?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控制體重,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 定期鍛煉:保持良好的體重和心血管健康。
? 定期體檢:尤其是高風險人群,定期進行篩查。
周黎明提醒:許多腹主動脈瘤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常常是在體檢或影像學檢查中意外發現的。當腹主動脈瘤增大或破裂時,可能會出現腹部或背部疼痛,能觸摸到明顯的腹部腫塊,若出現突發的劇烈疼痛,伴隨惡心、嘔吐、出汗、暈厥休克就有可能是瘤體破裂了。老年人若在心前區、腰背部或腹部感覺到撕裂感、刀割感等劇烈疼痛,并伴血壓異常升高等癥狀,不僅應考慮急性心梗,還應考慮隱藏的腹主動脈瘤破裂的可能性。
腹主動脈瘤作為一種潛在的致命疾病,早期發現和干預至關重要,了解其風險因素、癥狀及治療選擇,有助于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減少發病率。
普通人群除了要重視體檢之外,如果發生腹部、腰背部突然疼痛,疼痛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且不隨著體位或者運動而改變,一定要馬上就醫,腹主動脈瘤發病兇險,時間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