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趙雪純
通訊員 陳夢圓
8月30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愛傳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再次跨省合作。武漢市硚口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黨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李琳,武漢市第四醫院院領導及黨員專家團隊跨越千里,赴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貴陽市骨科醫院)舉行“愛傳遞”志愿服務聯盟簽約儀式。雙方結成聯盟,通過護具捐贈,項目運行培訓等方式,將武漢市第四醫院“愛傳遞”志愿服務的成熟經驗“復制”到貴陽。
“兩家醫院合作,讓我們患者真正享受到優惠、感受到愛心!”當天上午,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患者家屬從“愛傳遞”志愿服務聯盟代表——貴州省區京東快遞快運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康復護具,成為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與武漢市第四醫院簽訂志愿服務聯盟協議后,首位受惠患者。
“我們不僅是聯盟新增了一個成員,更是要把成熟的經驗‘復制’到貴陽,讓更多群眾受益。”武漢市第四醫院黨委書記彭鵬向記者介紹,“愛傳遞”護具漂流志愿服務項目是醫院“黨建+公益”探索的結果,也是依托醫院七大骨科中心以及湖北省運動醫學中心龐大患者群體需求打造的志愿服務項目,旨在鼓勵康復患者捐贈用完的護具,護具經過回收、消毒、評估后,給有需要的患者免費使用,實現循環利用,減輕部分患者的經濟壓力。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為以骨科為重點特色專科的三級甲等骨科醫院,患者群體龐大,骨科康復護具需求大,為“愛傳遞”護具漂流落地提供很好的群眾基礎。“愛傳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成功復制到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進一步拓展了該志愿項目服務半徑,惠及更多群眾。
“愛傳遞”志愿服務項目發起人、運動醫學專家、該院副院長張青松介紹,從2017年初,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科醫護人員率先在科室設置愛心互助平臺,嘗試讓閑置護具“流動”起來。2022年武漢市第四醫院聯合湖北省慈善總會整合志愿服務資源,正式啟動“愛傳遞”志愿服務項目。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幫助;與企業合作,接受康復護具物資、資金等的捐贈,為“愛傳遞”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堅實支撐。截至目前,該項目已交換護具800余人次,為十萬余人提供生命全周期服務,緩解經濟負擔50萬余元;與省內的咸寧市中心醫院、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麻城市人民醫院、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灣潭中心衛生院、省外的江西省都昌縣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簽約,成為服務半徑不斷擴大、跨地區的龐大愛心聯盟,形成了成熟的運行經驗。
此次活動期間,雙方還續簽醫聯體協議、簽訂黨支部黨建共建協議,通過座談交流、技術討論等多種形式深入進行黨建業務合作。武漢市第四醫院黨委書記彭鵬表示,武漢市第四醫院與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同是長江中下游城市群骨科聯盟單位,雙方在專業技術與志愿服務方面開展深度交流,是雙方提升醫療技術、改善醫療服務,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集中體現,豐富了醫院“黨建+公益”的內涵。希望雙方通過更多豐富形式,在黨建和醫療工作上強化合作交流,凝聚黨建合力,真正把黨建優勢轉化為雙方發展優勢、服務優勢,推進互聯共進,合作共贏。
硚口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黨玲表示,武漢市第四醫院“愛傳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內涵。武漢市第四醫院和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有著相似的學科特色和發展脈絡,希望雙方能借助此次機會,打造合作樣板、成為文明典型,共同傳遞溫暖和關愛。作為區委宣傳部門,也會一如既往服務好轄區醫院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以典型引路全面提升文明素養,惠及鄂黔兩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