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8月29日訊(通訊員劉威孟紅艷張媛媛記者朱鼎兆)膽管或者膽囊結石一直被認為是成人專屬疾病,病因多為膽管內成分的改變,日積月累、沉淀結晶,因此病程需數年。兒童膽管結石非常少見,多為膽道畸形繼發形成。2歲淮安男孩凱凱(化名)經常夜間腹痛發作,時常痛到身體蜷縮。經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檢查,凱凱患有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膽管內還有結石。
8月27日深夜,凱凱突發腹痛。近一個月來,凱凱經常在夜間出現這樣的狀況,每次家人都會帶凱凱去醫院就診,通過簡單的治療大多能夠緩解。但是這一次,凱凱疼的額頭冒汗,哭鬧不止,身體蜷縮成一團。“家長帶孩子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提示膽道擴張,建議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到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后,被明確診斷為膽總管囊腫并伴有膽總管結石?!被窗彩袐D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王挺說。
據王挺介紹,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又稱先天性膽總管囊性擴張癥(CBD),是小兒較常見的一種膽道畸形,以嬰幼兒發病最多。多數患兒在3—5歲期間因腹痛、黃疸、腹部包塊等原因就診檢查發現,只有少數患兒會在產前檢查或出生后檢查發現。該疾病只能通過手術治療。
“為減輕患兒痛苦,淮安市婦幼保健院選擇雙腔鏡聯合下進行了膽道探查+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膽道沖洗術。由于囊腫周圍都是大血管,孩子腹腔操作空間小,還要清除內部結石,使得手術操作難度大、術中管理困難。為保證手術安全,術前外科團隊在李炳主任的帶領下同超聲科、放射科、手術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討論,制定最終的治療方案和圍手術期應急措施,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
小兒外科醫生指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若未能及時接受手術治療,患兒可能會遭受反復的膽道炎癥困擾,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膽道穿孔、膽汁性肝硬化,乃至癌變。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發病原因多樣,包括胰膽管合流異常、膽管發育不良、膽總管遠端神經肌肉發育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對于新生兒及幼兒而言,若囊腫體積較大,孕期超聲體檢時可能發現腹部存在腫物。這些患兒通常表現出腹部腫塊、梗阻性黃疸以及白色大便等癥狀。而其他年齡段的兒童,則常表現為右上腹的鈍痛或輕度脹痛,伴有間歇性絞痛,若合并胰腺炎時,還常伴隨發熱、嘔吐;黃疸癥狀會逐漸加深,呈間隙性發作;當黃疸加重時,大便顏色會變淺,呈現灰白色或陶土色,同時尿液會變為濃茶色。
因此,一旦孩子出現相關癥狀,家長應高度警惕,務必選擇設有專業小兒外科的醫院就診,以確保早診斷、早治療。此外,孩子在接受手術后,需要定期進行門診復查,包括B超、肝功能等檢查,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的康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