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貝蘭
男子牙齦上長包起初以為是上火,不料幾個月內包塊迅速長成“葡萄”大小,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陽邏院區口腔科醫生診斷其為頜骨囊腫,并為其進行囊腫摘除術。目前,該患者疼痛明顯緩解。
林先生(化姓)今年45歲,家住武漢陽邏,平時不太注意口腔衛生,最近半年一直反復牙痛,牙齦上還長了一個包塊,想著可能是上火,吃吃消炎藥忍一忍就好。然而最近一個月來,他發現牙齦上的包塊越長越大,幾乎長到了一個“葡萄”大小,連飯都吃不下,還嚴重影響睡眠。這下林先生不得不去就診,他來到家附近的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陽邏院區口腔科。該科副主任倪小兵接診后,耐心詢問患者病情,細致進行口腔檢查,仔細閱片后,診斷患者為雙側上頜骨囊腫。
“將囊腫比作一個氣球,囊腫的病變實體部分為薄薄的一層上皮組織,而上皮分泌的囊液則是注入氣球的氣。隨著囊液的增加,囊腫就會逐步變大,并導致周圍頜骨的壓迫吸收。”倪小兵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病情,并告訴他需要盡快接受手術。患者充分了解后,表示將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術前,倪小兵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8月23日上午,口腔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通力協作,為患者行全麻下上頜骨囊腫摘除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林先生牙痛癥狀明顯緩解,在護士們的精心護理下,他順利康復并向醫生表示了感謝:“我住在陽邏,原本打算去市區手術,現在家門口就能做這樣高水平的手術,方便了很多,非常感謝倪主任!”
倪小兵表示,囊腫可發生于頜骨的任何部位,生長較為緩慢,發病初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若囊腫繼續生長,骨質逐漸向周圍膨脹,則會形成面部畸形。其還會引發牙齒病變、牙齒感染、頜骨損傷等其他損傷或并發癥。
倪小兵提醒,出現牙齒齲壞、牙痛時應積極治療,可避免囊腫的出現,治療方式也不必到手術這一步。當然,如果能更早一些,平時注重口腔衛生,保持牙齒健康,那么牙病也不會經常找上門。他建議,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做到口腔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掃碼加入口腔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