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3月2日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吳雁清)足療、按摩已經成為不少人喜歡的生活休閑方式,32歲的楊先生也不例外,平日常常被頸椎病困擾,最近,他再次去按摩,沒想到出了大問題。
楊先生是一名白領,因為工作強度大習慣長期久坐,頸椎病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一有時間就會去按摩放松,近日,他與好友一起按摩后,次日感覺頸肩疼痛得厲害,脖子基本不能動彈,才到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就診。
脊柱微創科主任醫師吳從俊介紹,頸椎X光和CT檢查結果顯示,楊先生是寰樞關節半脫位,沒有明顯骨折,及時治療即可,但對于合并骨折有神經損傷癥狀的寰樞關節半脫位,則要接受手術治療。
什么是寰樞關節半脫位?吳從俊解釋,寰樞關節就是頸椎的第一節(寰椎)和第二節(樞椎)的連接關節,這一疾病就是兩者之間的關節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患者在按摩時,按摩師對他實施過旋轉頸部及過度屈伸的動作,導致寰椎關節的半脫位,再加上本就有頸椎病,才疼得厲害。”
通過頸部頸托制動,配合針灸理療、局部注射等保守治療方法,約一周后,患者順利出院,出院后仍需采取頸部頸托制動三周,并要定期復診。
近年來,因按摩導致頸部損傷的案例并不少見,吳主任提醒,對于本身有頸椎病的人來說,平時活動要避免頸椎過度旋轉、屈伸,以免誘發寰樞關節半脫位和頸椎病癥狀加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頸椎的保養,久坐時需端正姿態,平日多做頸部后仰運動,“葛優躺”這類看似舒服的姿勢也應避免,因為會影響脊柱生理曲度。此外,睡覺時要注意選擇枕頭,“愛睡高枕頭并不好,容易使頸椎過度前屈,頸椎后方肌肉和韌帶發生勞損,時間長了可能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弓,引起頸椎病。”
他建議,可選擇游泳、羽毛球進行鍛煉,在外按摩時建議選擇醫院或其他正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