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23日訊 男子連續乘坐十余個小時飛機從國外回武漢,沒想到,剛回家不久,就因突發肺栓塞進了醫院。醫生診斷后告知,誘因正是飛機上久坐不動所致。
幾個月前,68歲的李先生前往澳大利亞探望定居在那里的女兒一家,16日上午,李先生乘坐飛機回武漢,飛行時間長達十余個小時。回家后,李先生就感覺右側小腿有些脹痛,還感覺胸悶。李先生認為是旅途太過勞累,在家休息兩小時后,胸悶癥狀反倒更加嚴重,還出現了眼前發黑的情況。感到身體狀況不對勁,李先生讓家人將他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就診。
該院心內科醫生白玉鵬接診后詳細詢問情況,并為患者進行心電圖、查血和肺動脈CT檢查,一查發現,李先生體內已有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炸彈”——肺栓塞。白玉鵬醫生介紹,肺栓塞是指靜脈系統的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環障礙的臨床病理生理綜合征,進入李先生肺動脈中的栓子正是他久坐不動后產生的下肢靜脈血栓。
“靜脈血流動是靠肌肉擠壓形成的,在長途飛行時,身體長時間沒有活動,保持著一種姿勢,血流緩慢,特別是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差,形成了深靜脈血栓。”白玉鵬說,除此之外,患者李先生年紀較大,血管條件不如年輕人,更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當血栓脫落進入到肺動脈后,就會阻礙肺泡的換氣功能,輕者會出現持續性胸悶氣短,重者可迅速休克。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乘坐飛機旅行后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或者肺栓塞,被形象地稱為“經濟艙綜合征”,指的是因乘坐位置狹窄的飛機經濟艙而患病,其實,長時間乘火車、久坐打麻將等類似情況都可能引起這一疾病。白玉鵬建議,長途旅行時最好穿著寬松的衣物,每隔一個小時,可以適當站起來活動腿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條件允許時盡量平躺。此外,在旅途中,最好避免抽煙或飲用碳酸飲料和咖啡,旅途中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呼吸困難或突發暈厥,要高度警惕深靜脈血栓已悄然形成,以免延誤病情。
(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吳瑞霞 黃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