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記者毛茵)字越寫越小,60歲的吳先生以為是自己視力出了毛病,眼科醫生檢查后居然讓他去看看神經內科。神經內科專家懷疑他是患上了帕金森病。
吳先生今年年初退休后一直情緒低落,性格也變得孤僻,不愛理人,說話做事也慢吞吞的。早上起床扣扣子要扣上十分鐘,常常自嘲是“未老先衰”。直到最近寫字也“不中神”,筆跡變得小且密集,家人覺得怪怪的。去醫院檢查也不是眼科問題,并建議他去看看神經內科。神經內科醫生告訴他,很大可能是帕金森病導致的手部僵硬和動作遲緩。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松主任醫師解釋,早期帕金森病的一個明顯的癥狀就是患者出現上肢精細動作變慢的現象,比如系鞋帶、扣紐扣等動作比以前要緩慢許多。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醫學上被稱為“小寫癥”。
肖勁松主任醫師說,作為帕金森病跡象,動作緩慢比小寫癥狀出現更早,更容易被察覺。好多病人在出現“小寫”之前就被診斷、治療了,只有部分不警覺的老人才會在出現“小寫癥”后就診。但“小寫”作為一個臨床檢查內容,應該常規檢查。
作為神經心理專家,肖勁松認為,抑郁也是帕金森病的一個“信號”,作為疾病的一部分,抑郁甚至比顫抖等“運動信號”來得更早,但大部分家屬和患者都忽視了。“在臨床上,超過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有抑郁和認知障礙等非運動并發癥。”
因此,一旦發現早期癥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立即通過藥物、醫療體育等方法,是能夠控制或延緩帕金森病的發展的。肖勁松同時強調,讓患者參加一定的體力活動,鼓勵他們完成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洗臉等力所能及的行為,鍛煉平衡功能、關節活動范圍和肌張力以及語言功能,不但能減緩疾病進展,還能使他們保持對生活的信心,減少因抑郁而導致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