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5月2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薛源)一口氣吃了半盆小龍蝦,又吃了一些粽子,小胖墩腹痛難忍,送醫后被確診急性胰腺炎。
男孩小樂(化名)是個小胖墩,胃口大、長得好,9歲體重就到了102斤。上周六,媽媽吳女士買了肉粽,做了一盆小龍蝦,小樂一口氣吃了半盆蝦,吃完一大碗米飯后,又再吃了個肉粽。沒多久,他開始惡心嘔吐、腹痛。吳女士把孩子送到武漢兒童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彭罕鳴分析,小樂本身就患有膽管結石,胰液和膽汁排泄不暢;當天中午吃得太多,粽子又不易消化,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刺激大量胰液與膽汁分泌,“多而不通”,誘發了胰腺炎。
為減少胰液分泌,醫生給小樂做了鼻空腸置管術,將營養物質直接輸送到腸道,通過保守治療幫他恢復,目前小樂已康復出院。
兒童能不能吃蝦?武漢兒童醫院臨床營養學科主任醫師周詩瓊表示,兒童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每天只能吃2~3只蝦。如果孩子已經確定對多種食物過敏,最好不要“挑戰”吃小龍蝦。
周詩瓊分析,小龍蝦味道鮮美,屬于高蛋白食物,適合孩子的生長發育,可以食用,但營養好不代表能多吃,高蛋白易導致過敏風險,單次攝入過多也不利于消化吸收,引起腸胃不適。如果孩子吃小龍蝦后出現皮疹、水腫、瘙癢、尿色深、肌肉酸痛等,要及時就醫。
彭罕鳴介紹,節假日期間接診的急性胰腺炎患兒比平時顯著增多,這與孩子在節假日期間易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關。家長放開管制,讓小朋友們不受約束“想吃就吃”,但是兒童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對短時間吃進去的大量食物沒有辦法消化,則必然導致消化系統器官損傷“罷工”,引發急性腸胃炎、腸套疊、急性胰腺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