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在出國勞務中介公司等待了半年左右,來自威海乳山的小伙王志終于飛到了新加坡,還沒開始打工,就被當地的勞務中介公司要求簽署3份協議。“他們讓我簽一張兩萬元新幣的欠條,一份空白的24個月領取工資單,還有一份辭職信。”王志稱,他懷疑這3份協議是個“陷阱”,跟勞務中介公司協商不成回國,但3.1萬元的中介費卻被扣了1.2萬元。昨天記者來到山東凱豐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周經理表示,3份協議只是新加坡勞務中介為了維護自身權益的保護措施,不會損害打工者的利益。
打工遭遇“三份協議”
“我去年就到山東凱豐國際合作有限公司申請,今年2月14日,在國內辦完手續后拿著正式批文前往新加坡務工,沒想到在新加坡一分錢都沒掙,待了半個多月,3月3日回國了。”王志稱,他今年25歲,家在威海乳山,在內蒙古念的大學,有土建專業的大專文憑。他之前找的工作不如意,在新加坡務工的朋友建議他也去新加坡發展。“出國勞務最害怕遇到不靠譜的中介,我特意找了一家有資質的公司,在國內談得好好的,沒想到剛到新加坡,當地的中介就讓我簽3份協議。”王志稱,他應聘的是一家床上用品公司的銷售職位,工作時間是兩年,每月的工資是1580新幣,相當于7000元人民幣,雖然工資在當地不是很高,但他更看重在新加坡發展學習的機會,但看到這3份協議他有些擔心。
無奈回國被扣1.2萬元
王志稱,這3份協議中,有一份是張兩萬元新幣的欠條,相當于10萬元人民幣;一張是24個月的空白工資單;第三張是一份辭職信。“這3份協議簡直是霸王條款,萬一我簽了之后,雇我的公司隨時可以把我辭退,甚至還可以拿著欠條找我要錢。”王志稱,他立即聯系了國內的出國勞務中介公司,工作人員保證這3份協議沒有問題,但簽過協議后王志還是很擔心,他咨詢了在新加坡的朋友,大家都覺得這3份協議可能會損害王志的利益,但他不簽3份協議,就不能去上班。王志希望出國勞務中介公司能夠給他安排一份新工作,但最終沒能成功。王志在新加坡耽誤了半個月左右后無奈回國。他出國時曾經交了3.1萬元的中介費,回國后他跟出國勞務公司協商,對方只同意退還1.9萬元,另外的1.2萬元不退。王志表示,他已經向新加坡勞工部投訴此事。
中介:不會損害打工者利益
記者隨后找到山東凱豐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負責此事的周經理拿出了山東省商務廳核準申領的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證書,表示他們公司是正規的出國勞務中介公司,已經成立多年,并不存在欺騙出國務工者的情況。這3份協議是新加坡的勞務中介機構提出的,此前也曾經有出國打工者簽過類似的協議,并沒有人反饋因此上當受騙,造成此事的原因應該是王志對3份協議存在誤解。
周先生解釋,簽兩萬元新幣的欠條和24個月的空白工資單,是因為雇傭王志的新加坡企業為了較為便利地引進王志到新加坡工作,向新加坡政府部門申報王志的每月工資比實際要高,高出部分的工資王志需要每月返還給雇主,為了防止王志將打入他銀行卡里的高工資卷走,也為了向政府部門申報工資方便,才會讓王志簽署欠條和空白工資單,實際上欠款是從王志每個月工資里扣掉的,不會影響到他每月1400元新幣的底薪和近200元新幣的工資補貼。所謂的辭職信,只是一份提前辭職后,王志喪失索償中介費的聲明,并不是隨時要辭退王志。
周先生承認,因為此前沒有務工者對類似協議提出過異議,所以在出國前,他們公司雖然知道有類似協議的存在,但沒有提前告知王志,為此他們公司已經全額退還了王志7000元的中介費,剩下2.4萬元的中介費是交給新加坡中介的,新加坡中介認為,他們為介紹王志到新加坡打工付出了時間與勞動,是王志的原因導致不能履約,經過協商對方只同意退還1.2萬元。目前王志已經向新加坡勞工部投訴此事,他們將根據新加坡勞工部的調查結果,決定如何處理此事。
出國打工熱減退面臨招工難
“青島出國打工最火的時候應該是2007年到2008年,當時每年通過青島對外勞務中介公司出國打工的人有上萬人,而現在每年就只有六七千人。”王先生在香港中路一家對外勞務中介公司工作,他稱,從2008年以后,他們公司的對外勞務業務就開始下滑,最近幾年甚至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他分析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因為受到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國外勞務市場的需求有所下降。以往日本勞務市場在我國對外勞務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額,但受到日元貶值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愿意去日本務工的島城市民大大減少。而新加坡等國家提高了對外勞務的門檻,對普通勞動人員的需求減少,要求更多的是有專業技能的勞動者,比如工程師、會計以及電工鉗工等技術工人。而這些技術工人在國內也都是香餑餑,能夠找到穩定的工作。
內在原因是我們國內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在不斷提升,國內的中小企業也面臨招工難,工人的工資有很大的提高,比如服裝廠的工資,就從2008年的一兩千元,提高到了現在的四五千元,一些熟練的工人甚至能拿到六七千元。與國外同行業的差距越來越小,出國務工的比較優勢在下降。
80后90后出國打工遇新問題
“現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出國打工,他們更希望出國留學(微博),或者留在國內發展。”在東海路上從事對外勞務中介的業務員李先生稱,國外企業需要更多的是二三十歲、受教育程度較高、有一定技能的年輕人。
現在,外派勞務的主力由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組成。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長大,自我意識較強,文化素質較高,但普遍缺乏吃苦精神,而且守約意識淡薄,對自己人生的發展方向缺乏主見,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較差,容易發生出國后毀約或者被雇主辭退的問題,而且他們出國后很多人都不知道攢錢,每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用于消費,成了在國外的月光族。
信任危機也是導致對外勞務中介公司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我每次看到媒體報道有出國勞務的黑中介,我都會深深嘆口氣,這意味著我要向前來咨詢的務工者多解釋半個小時。”李先生稱,這些黑中介不僅坑害了出國務工者,也在毀壞整個出國務工中介行業的信譽,很多務工人員擔心上當受騙,對中介公司普遍不信任,一個簡單的合同都要為他們仔細解釋好幾遍。務工者對中介機構的不信任,也限制了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的整體發展。
90后青睞旅游度假簽證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很多90后出國打工不再求助于對外勞務中介公司,而是選擇了WHV(打工度假簽證)。WHV在國外流行多年,申請人多是年輕人,他們不需要有海外關系,也不需要擔保支付昂貴的學費、中介費,就可以開展為期一年的海外邊打工邊旅行的經歷。
目前,新西蘭是唯一一個對中國內地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的國家。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有近千名內地年輕人拿著這份簽證,背著背包到南半球的新西蘭邊打工邊旅行。
“我們寢室3名室友在網吧幫我瘋狂刷屏,才幫我搶到了這個到新西蘭邊打工邊流浪的機會。”在新西蘭留學的王偉通過網絡向記者介紹了前年申請WHV名額的日子,他稱自己很幸運。從2008年起,每年的新西蘭移民(微博)局官方網站開放當年的WHV(打工度假簽證)申請,發放1000個名額,基本上都會在一個小時內被一搶而空,剩下的只是零星名額,而王偉是其中為數不多搶到名額的幸運兒。打工度假簽證的有效期為1年,申請者須為18到30歲之間的中國公民、申請時身在中國境內、具有至少4200紐幣的存款、雅思成績達5.5分以上,至少擁有高中學歷,并需出具由指定醫療機構開出的體檢證明。
“這份打工度假簽證要求為同一個雇主打工不能超過3個月,所以我大部分時候都在打零工,很難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王偉稱,在新西蘭獨自打工旅行,其實并不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是一種很好的生存體驗。他每個月掙的錢,大部分都只夠吃飯和旅費,很多時候要靠幫旅館清潔房間換取住宿。新西蘭是一個農業發達的國家,他的工作都是跟當時的時令作物相關,比如摘葡萄、摘蘋果、摘藍莓,到了冬天他還殺過豬,還到海鮮加工廠里干過活。“這一年把我半輩子的苦都給吃光了。”王偉稱,他身邊很多朋友在打工度假期間開過飛機、打過獵,有過很多讓人羨慕的經歷。對于WHV的生活,喜歡的人如在天堂,不能適應的人,如在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