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9日訊(記者毛茵)小時候數學成績總不好可能是種病?心理專家和腦神經專家提醒家長,別早早給孩子貼上“計算障礙”的標簽,以免孩子放棄數學,失去學習信心。
近日網上流傳網文《小時候數學成績總不好?這可能是種病》,有人認為小朋友數學成績不好是因為有計算障礙,這是一種會影響小孩計算能力的病。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咨詢師鄭榮對此并不認同。他說,小學階段的數學運算,大部分都是具體形象思維水平的運算。如果孩子其他科目的成績都還可以,他們能夠理解語文里的故事、可以流暢地看圖說話;能有豐富的想象力,畫出頭腦里里的世界……也自然能夠理解數學里的加減乘除。在幼兒階段,各種能力是融合在一起的,從幼兒的認知特點來看,是不可能出現其他能力都很好、只是計算能力低下的情況。
在臨床實踐中,鄭榮曾經碰到一例害怕數字的病案。一個女孩在小學的某天突然開始害怕數學,數學考試不及格。她后來被診斷為強迫癥。在她的強迫癥狀好轉之后,數學成績變好了。從這個個案看,人的心理狀態的變化是會影響學習成績的。鄭榮認為,小學階段只是數學一門成績不好,需要更多從心理層面找原因,去理解小朋友學習困難的原因。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松主任醫師認為,計算障礙常見于大腦發育不全或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新生兒發病率在萬分之七左右,并不是一種常見多發病。主要病因是發育問題,主要癥狀也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單純的計算障礙,其治療也是通過多種訓練去綜合改善。
如何促進兒童大腦發育?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蔡紅琳主任建議:食物應新鮮,營養物質會隨著時間降低;保證睡眠,長期睡眠不足引起的不可逆腦損傷;適當吃一些安神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偏食和特殊的疾病,可能會嚴重影響大腦發育,建議去看專科醫生;通過運動能調節代謝促進營養吸收,機體活動能提升身體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