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5日訊(記者陳曉彤)“用鋤頭把土地刨出一個坑,再將剝好的花生粒種下,等到秋天,就能收獲一堆花生了!”5月4日,硚口區水廠路小學的一百多個學生前往黃陂區北新村研學,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親手種下花生,體驗農耕的樂趣和辛勞。
立夏之際,正是播種花生的好時節,看似簡單的播種,做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綠水青山中,同學們分成十多個小組,有的為花生去殼,有的用鋤頭在農田里松土,雖然天氣還不算熱,但不出一會他們的額頭都冒出了汗珠。
據村民介紹,學生的主要工作是為生花生去殼,再在蓬松的土里刨出一個小坑,將花生粒埋下。但要長出花生,后續還需要村民們進行施肥、澆水、除蟲等工序來精心照料,才能在今年秋天收獲成果。不僅是種花生,來研學的孩子們可以根據節氣種不同的農作物,農場里的西瓜、番茄、油桃、藍莓,都是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來研學時親手種下的。
經過一小時的勞作,他們完成了兩畝地的種植,不少孩子忍不住感嘆:“耕種可真辛苦啊!”四(1)班學生毛子涵說,之前從不知道花生是怎么來的,沒想到一顆小小的花生,背后是農民伯伯近半年的辛苦勞作,太不容易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受,以后我會更加珍惜糧食,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生李欣雨表示,等到了秋天豐收的時候,她還想來看看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豐收的喜悅。
水廠路小學工會主席張薇表示,城里的學生很難接觸到農活,難免有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甚至五谷不分,通過這樣的研學活動,可以讓他們增加生活閱歷,不僅學到自然知識,更能從勞動中感受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在勞作的辛苦中懂得珍惜。
當天,現場有多名北新村的村民作為孩子們的農耕指導老師,手把手地悉心教授播種技巧。據了解,這些村民當中有不少都是貧困戶。活動結束后,不少學生得知教自己耕作的農民伯伯家庭貧困,自發地購買了不少農產品,既作為帶給父母的禮物,也為這些特殊的“老師”獻愛心。
據了解,硚口區不少中小學都和北新村進行結對幫扶,他們不僅帶學生來進行農耕研學旅行,還會組織老師為北新村的學校和村民們進行送課、送溫暖等幫扶活動,結下了很深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