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注意!“鼠傷寒”高發期來了,別隨便給孩子吃東西了
秋天是兒童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進入十一長假以來,各大大醫院接診的腹瀉患兒明顯增多。
吃了幾口蘋果11個月嬰兒住進醫院
溫州市民葉女士的女兒萌萌才11個月大,平時除了吃奶,葉女士還給萌萌吃一點水果。九月初的一天,萌萌的奶奶從冰箱里拿了一個放了好幾天的蘋果,切開后葉女士刮了一點果肉給孩子吃,結果,孩子很快就開始拉肚子,葉女士給孩子吃了兩天的止瀉退燒藥,但是非但沒能退燒止瀉,還出現了便血。
鼠傷寒沙門菌惹得禍
醫生以普通腸胃炎進行救治,經過兩天的輸液治療后病情依然沒有好轉,通過大便化驗,醫生發現,葉女士的女兒感染了鼠傷寒沙門菌。而且,除了腸道感染外,細菌已經進入了萌萌的血液中,引發全身感染了。
感染科醫生告訴記者: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細菌,感染的對象一般是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比較多,大孩子比較少,急性的,如果治療不徹底,或者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可能會遷延或者變成慢性,或者持續的帶菌狀態,病情就會遷延不愈。
醫生表示萌萌的病情發現較早,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萌萌的病情已經得到緩解,過幾天便可以出院了。醫生介紹,往年鼠傷寒沙門菌的病例一年下來也就十多例子,感染的原因往往是孩子吃了不干凈的食物。
鼠傷寒沙門菌:潛伏期長、發病兇猛
那么鼠傷寒沙門菌是一種什么樣的細菌,孩子的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被細菌感染呢?
鼠傷寒沙門菌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也是一種臨床較常見的沙門菌,人及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細菌感染的家禽、家畜、鼠類及其他野生動物也是重要傳染源。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徐月勤告訴記者:“鼠傷寒沙門菌在常溫下繁殖能力比較強,耐干燥、耐低溫,但是不耐熱,對酸比較敏感,對紫外線及各種化學消毒劑比較敏感。”
專家介紹,感染這種病菌后,孩子發病往往比較急,會出現畏寒、發熱伴隨惡心、嘔吐、乏力及全身酸痛、腹痛、腹瀉的癥狀,嚴重的會出現敗血癥、皮疹或驚厥等。
徐月勤表示:“它的潛伏期一般是12到72小時,有的潛伏期甚至長達四個周,可以引起醫院感染和爆發性食物中毒,多見于嬰幼兒,導致孩子的病死率比較高。”
醫生:注意兒童飲食衛生 謹防感染
專家提醒,夏秋季是鼠傷寒沙門菌的高發季節,患兒感染后一般都需要住院治療,家長在孩子平時生活中藥注意飲食衛生,以防感染,另外家長需盡早給孩子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