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呂惠、宋蒙)長達20年高血壓病史,長期服用三種降壓藥物,可血壓依舊忽高忽低,面對“服藥不靈”的困境,53歲的朱先生就診于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并成功接受了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RDN)。據悉,這種新的微創技術的出現,為高血壓治療打開了新路徑。
家住漢陽的朱先生是一名資深吃貨,平日里“無肉不歡”,還特別鐘愛油炸食物,早在23歲時便查出高血壓。患病至今已20年,盡管他每天都在規律服藥,但血壓仍控制不理想,降壓藥也逐漸從1種增加至3種。“高壓140,低壓110,無論吃不吃藥,一到下午測量基本都是這個結果。”近兩年愈發不穩定的血壓讓朱先生十分焦慮,總擔心會引發其他更嚴重的疾病。
為了尋求更好的療法,朱先生經多方打聽后找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副主任醫師熊崗。通過進一步檢查,醫生發現朱先生不僅患有高血壓,還同時合并有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像朱先生這樣同時服用三種及以上降壓藥后血壓仍無法達標,是典型的難治性高血壓。”熊崗介紹,難治性高血壓一直是高血壓治療領域的一大難題,患者常伴隨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血壓居高不下。
據了解,腎臟是調節、控制人體血壓的重要器官,交感神經在腎臟調節血壓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微創技術——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可以通過射頻能量對分布于腎動脈的交感神經進行消融,使患者腎動脈周圍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得到抑制,從而達到長期降壓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介入技術把大腦和腎臟之間的連接線截斷。大腦興奮不容易影響到腎臟,血壓就自然不容易升高。”聽完熊崗醫生的介紹后,朱先生表達了強烈的手術意愿。
經全面評估確認符合條件后,9月6日,朱先生進行了手術。手術由該院心內科主任宋丹和熊崗共同主刀完成。“手術過程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睡了一覺就結束了,感覺特別好。”手術后的朱先生恢復迅速,目前已康復出院。熊崗表示,按照該項技術前期積累的數據,大部分患者在術后3個月可以觀察到降壓效果。他提醒朱先生,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術后藥物,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