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9月14日晚,以“賡續長江文脈,共創時代華章”為主題的長江文化藝術季在武漢開幕。“名家話長江”“百姓賀佳節”“萬里迎賓朋”“長江光影秀”四個部分迭次上演,一江璀璨妝點全城錦繡,萬人空巷演繹人間繁華。武漢之美如此可親可感,長江文化之美如此令人沉醉。
兩江生明月,四岸共此時。湖北是長江文明形成的關樞之地。荊楚文化作為長江文化的重要代表,浪漫是其鮮明特征,浪漫主義是其精髓。縱觀整個開幕式,無一不體現荊風楚韻的極致浪漫,無一不彰顯長江文化的浪漫主義。在黃鶴樓前設置演播室,邀請文化名人對長江歷史文化進行解讀,在思想的火花中捕捉浪漫;在漢口江灘上設置少兒表演、戲曲、歌舞等群眾文藝活動展演,在“萬千市民過佳節”中彰顯浪漫情懷;“長江文化長廊”中,長江流域各省區市的歌手和舞者帶來民俗風情連唱連跳《長江萬里長》,展現不同地域的浪漫風情;“長江光影秀”,讓觀眾共同感受到“萬千燈火點亮長江,浪濤奏響華彩樂章”的浪漫奇觀......從汲取荊楚文化元素的鳳舞九天,到飽含長江文明的13個省市自治區的標志性地標,從“以天為幕,以城為景,以長江為舞臺”的浪漫創意,到充滿詩情畫意的兩江四岸浪漫夜景,每個環節幾乎都有源遠流長的荊楚文化的影子和印記,都有博大精深的長江文化的元素和因子。光影閃耀中,古老的荊楚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濤聲槳影里,長江文化展現著動人心弦的無限魅力。
若你身在中國,便可隨見浪漫。長江文化藝術季是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200多位群眾參與開幕式演出,年齡相差60年,這是年齡跨度;武漢12所高校大學生組成千人合唱團,共同演繹經典曲目《長江之歌》,這是青春力度;13個省區市歌唱演員一起演唱《母親是中華》,這是家國情懷的厚度;丹江口的小水滴環保志愿者們和演員們一起歌唱《我的祖國》,這是志愿精神的高度......“社會主義文藝因人民而產生、而存在、而發展,其價值、地位和意義由人民賦予。”進一步來看,現場兩岸觀眾人如潮涌,移動直播觀看量不斷攀升,正是突出了群眾性參與性和便利性、安全性,開幕式的風景之美、藝術之美、人文之美才有了欣賞主體,才有了價值意義,才能把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刻印在每個人心里。
來湖北與知音相逢,遇見最美長江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掀起了“最炫荊楚風”,奉獻了“最美中國文化季”。把歷史文脈融入現代生活,讓科技之光點亮長江文明,在推動長江文化傳承發展中踐行人文經濟學,積淀起深厚的文化自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中砥礪前行。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吳敬秋(黃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責編: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