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王傳敬 萬昭財
9月13日,在湖北棗陽市隨陽管理區園藝社區,天剛蒙蒙亮,90后小伙許超已經早早起來了,正佝僂著腰,在牛棚里忙著給牛喂食,雖然辛苦,但是看著牛犢慢慢長大,他心里別樣的開心。
許超給牛喂食(通訊員 供圖)
生活和許超開了一個玩笑,他從小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經常腰痛,常年佝僂著腰,他也沒有因身體缺陷而氣餒,反而是越挫越勇,撐起了一個家,今年28歲的他卻顯得格外成熟穩重。
“養牛投資成本大,回本周期長,但是好在有了養牛的經驗,目前已經存欄31頭,今年上半年我計劃出欄5頭肉牛,把貸款還上,下半年出欄的就是我的純收入了。”許超面帶笑容、信心滿滿地說。
2021年,許超在父母的幫助下,又到銀行貸款,辦起了小規模的肉牛養殖場。養殖場總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其中牛棚200平方米,可以容納30頭肉牛養殖。2022年購買了第一批種牛回來,開始了他的養殖生涯。
“娃兒想搞養殖,我和他媽媽一開始很反對,但是社區里考慮到我們年紀大了,孩子身體也不好,所以當時搞養殖。社區里很支持,不僅建牛棚的時候一直安排人幫我們跑手續、搞協調,在孩子手術后還幫我們向民政所申請了大病醫療救助,給了我們一家很大的信心,真的很感激”,許超的父親說道。
許超的肉牛養殖場(通訊員 供圖)
養殖肉牛,許超的確是花了很多心思,他通過網上自學,再跟著附近的同行取經學習,硬是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養殖經驗,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一個行家里手,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回首這幾年的養殖路,他說:“其實最辛苦的是我的家人,因為我的腰直不起來,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妻子還要照顧2個孩子,所以爸媽在干完農活之后還要來給我幫忙,特別是儲藏飼料的時候最忙,每年飼料得堆滿整個庫房。”
許超說,最開始只是想著有個事做,不給政府添麻煩,最好補貼一下家用。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已經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養的種牛能自繁,所以成本低,每年只要能出欄10頭,年純收入可以達到12萬元,我想的是等過幾年條件好一些了,能把養殖規模擴大一點,把養殖這條路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