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金友 攝影 李巋)9月12日,北斗應用大會在武漢經開區開幕。武漢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唐超以“風起北斗 智聯車谷”為題,向與會的全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院士、專家和科研院所、高校及行業龍頭企業推介中國車谷:“我們將打造全國汽車領域北斗規模化應用先行區、全省北斗產業發展高地,還擁有三大‘北斗寶地’,歡迎前來逐夢、圓夢!”
圖為:北斗應用大會現場。
北斗系統是我國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已廣泛應用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加速融入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水利、自然資源等核心基礎設施。大會發布的《2024中國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北斗產業已進入規模應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以武漢、鄭州和長沙為核心的華中鄂豫湘地區是北斗產業發展的五個熱點區域之一,交通運輸行業是北斗最大的專業應用市場。
“去年,我們在國家首批‘雙智’試點考核、全國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區能力評估均排名全國第2。”唐超介紹,作為最早設立的國家級經開區之一,武漢經開區擁有世界級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10家整車企業、14座整車廠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超140萬輛,形成國家隊(東風乘用車、東風嵐圖、東風猛士)、合資品牌(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新勢力(路特斯)“三足鼎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還是工信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住建部“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試點”等創新戰略的核心承載區。
圖為:唐超以“風起北斗 智聯車谷”為題,向與會的各界推介中國車谷。
“作為‘中國車谷’,我們正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應用高地、‘車路云一體化’應用高地、低空經濟多樣化應用高地。”唐超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智能網聯“下半場”,必將加速北斗規模化應用,特別是武漢建設觸達千萬人口的無人駕駛運營城市,對路側設備定位的精確性、高精度地圖導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部署、建設更多北斗基準站、北斗差分站,通過“5G+北斗”,在地下車庫、隧道等區域也能保持厘米級精準定位、毫秒級時延,“成為全國汽車領域北斗規模化應用先行區、全省北斗產業發展高地”。
“我們熱忱歡迎北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包括芯片、集成、終端、運營等環節企業,前來共享市場機遇。”唐超向與會嘉賓介紹武漢經開區的三大“北斗寶地”。
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區:這里有武漢首條千億大道——東風大道,可以和東風集團總部、東風研發總院,正在進入智能化“下半場”的東風猛士、東風嵐圖、東風奕派、東風風神,以及東軟、中國電子、科大訊飛、星紀魅族、芯擎科技等武漢智能汽車軟件園的龍頭企業“做鄰居”。
“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區:這里是百度蘿卜快跑在全球最大的運營區域,車網智聯公司在這里建設全市“車路云一體化”運營平臺,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武漢理工大學軍山校區也在這個區域。
低空經濟場景應用區:這里有湖北省規模最大的通用航空機場,以及水深12米、可停靠萬噸級輪船的優質深水港口,覆蓋安徽、河南、江蘇等六省的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落戶于此,吉利汽車、中創新航均在此布局。
唐超表示,武漢經開區將拿出實實在在的政策,從供應鏈配套、基金直投、人才引進等方面大力推動北斗規模化應用,推進“北斗+”融合創新與“+北斗”時空應用,有力推動各領域智能化發展和形成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