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僅滋養了廣袤的土地,更孕育了豐富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長江文化在當代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9月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將在武漢開幕,這是一次集中展示長江流域文化融合發展成果的舞臺,也是展示長江文化魅力、推動長江文化深化拓展的契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和凝練長江文化的精髓,充分發揮長江文化的獨特優勢,激活長江沿線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需要豐富載體。長江文化藝術季“靈動長江”舞臺藝術精品展精選了16臺藝術質量上乘、地域文化特色濃郁、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優秀劇目參加展演,涵蓋了京劇、話劇、舞劇、芭蕾舞劇等多種藝術門類:青春版《楊門女將》在傳承經典劇目精髓的同時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以中國古畫《千里江山圖》為靈感創作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通過舞蹈藝術更好的展示了宋代傳統服飾的美學特征,這些優秀劇目的展演不僅展現了長江文化的獨特魅力,也促進了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遇見長江”文學周邀請眾多作家參與主題研討、長江采風等一系列活動,感受“文學長江擊水中流”的荊楚氣魄,分享“知音湖北,遇見長江”的文學故事……多樣化的文化載體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在充分利用長江文化資源的同時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時擴大了區域文化消費。
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引領。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上的 “長江光影秀”將現代科技手段發揮到了極致。通過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煙火秀等多種形式的藝術表演,將長江的壯麗景色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這種藝術與科技的完美融合,不僅生動有趣的展示了長江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還進一步提煉了長江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和標識性概念,有助于通過線上傳播和虛擬載體建設打造長江文化特色網站和自媒體平臺,創建數字化體驗館和網上虛擬展覽館,提升長江文化的認知認同和傳播效果。
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強區域協同。通過舉辦長江文化藝術季,可以加強長江流域各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在文化弘揚的過程中促進文化旅游等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發展共享、優勢互補、全域共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同時,政府應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主導和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鼓勵和獎勵融合得好的文化企業,通過構建完善的現代傳播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滿足人民對長江文化的需求。
長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長江文化藝術季的舉辦通過文藝作品的創新與傳播、文化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科技創新的引領發展、以及區域協同的融合發展等途徑推動了長江經濟帶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期待在這場文化藝術盛宴中,長江文化能煥發更奪目的光彩,為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夢瑤(武漢經開區)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