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說安全”情景劇
全民安全公開課活動現場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中燦 通訊員 劉春華 李偉 虞亦 實習生 楊愛卿
安全是幸福的根脈,是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石。
9月12日,全民安全公開課暨第四屆全國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荊楚大地再次成為全國應急科普創新展示的焦點。
在活動現場,全民安全公開課通過“科技引領 為生命護航”“課堂大求真”和“‘劇’說安全”三個板塊,講述了“科技鞏固應急防線、科普筑牢安全之基”的生動實踐。
隨后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選手圍繞“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主題,就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知識進行科普工作展示和自主命題講解。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將評選出第四屆全國應急科普講解大賽“十佳講解員”。
此次活動由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指導,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湖北省應急管理廳主辦,湖北省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中心承辦,200余名觀眾在活動現場觀摩。
一堂生動的全民安全公開課
安全,是生命之根、幸福之源,它不僅關系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每個家庭的和諧幸福,更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繁榮安定!
“居安思危”“亡羊補牢”“未雨綢繆”……這是古人防范突發事件的應急之道。大禹勵精圖治創新治水、張衡防患于未然發明地震監測儀……這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淘不盡的應急智慧。
在全民安全公開課現場,第三屆全國應急科普“十佳講解員”,來自湖北黃岡市應急管理局的付凡格帶領孩子們一起探索應急科普的“詩與遠方”。課堂上,“課代表”、夫子、國風少年誦詩團串聯“何為應急”“以何應急”“應急為民”“應急科普”四個層次,鑒古知今、彰往察來的講授應急管理的深遠意義。
生產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課堂上,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十佳科普使者、中南民族大學的韓曉樂老師開啟“盲盒”,揭開科普的“神秘面紗”。
她通過現場演繹科學實驗、與現場嘉賓進行互動,提醒市民在生活中注意防范鋰電池起火風險、遵守乘車安全線、安全使用卡式爐氣罐等“知危險、會避險、能應急”的各項場景。
安全知識不僅僅播撒在課堂上,也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家庭學校得到了廣泛運用。
“村民們注意啦!接預警通知,馬上會有大暴雨,可能會發生山體滑坡,大家做好撤離的準備,馬上集合前往安置點!”課堂上,“‘劇’說安全”情景劇圍繞安全宣傳“五進”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趣事進行創作、編排,展現應急避險、防災減災救災、夏季防溺水等知識點,以及應急科普人的“酸甜苦辣”,讓“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在基層實現,共同締造安全、幸福的美好生活!
“課堂生動有趣,內容精彩豐富,對于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全民安全意識非常有幫助,也非常‘解渴’。”網友劉歡在看完公開課直播后,點贊說道。
一場豐盛的應急科普知識盛宴
暴雨天氣如何科學避險?燃氣應該如何安全使用?地震來了該怎么逃生呢?這些與安全相關的問題被參賽選手們一一拆題解密。
臺上的人生動形象地講著,臺下的人全神貫注地聽著,不時響起陣陣掌聲,這就是第四屆全國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現場的比拼場景。
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更是選手們交流應急科普知識的盛宴。
來自湖北省鄂州市應急管理局的張誠通過現場試驗,生動講述《穿堂風溫柔背后的致命一擊》,提醒廣大群眾收到應急部門災害預警預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提前關緊門窗,必要時還需關閉家中水、電、天然氣閥門的總開關。在戶外盡量避開高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在室內要遠離門窗和陽臺,安全“宅”在家。
在微信朋友圈內賣煙花?千萬別干!來自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應急管理局的趙超宇提醒,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許可購買、存儲、運輸、售賣煙花爆竹,都會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在朋友圈售賣煙花爆竹,還可能涉嫌違法。
地震來了,如何避險?天津市河北區應急管理局的李唯佳傳授逃生口訣:伏地、遮擋、手抓牢。“這地震來了,我們要趕緊鉆進桌子底下,抓牢桌腿,或者是躲到墻腳,用胳膊和衣物保護好脆弱的頭部。”
海南省應急管理廳的程錳以《跨步之危》為主題,用生動有趣的畫面、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跨步電壓產生原因、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以及怎樣遠離跨步電壓觸電等方面進行了講解,提醒市民遠離路面掉落的電線,謹防觸電。
煤田火災如何預防和處置?新疆昌吉州應急管理局的常虹說,要想熄滅火焰山,用好科學處置這把“芭蕉扇”,就要從燃燒的三要素——可燃物、易燃物和點火源著手,通過人為干預消除燃燒條件,達到滅火的目的。
現場,來自遼寧省應急管理廳的武藝丹帶來了江湖救急的“神兵利器”——水面救生機器人和水面移動救生擔架。“它們是實現無人化救援的遠程智能裝備,相比于橡皮艇、快艇等傳統救援方式,他們布放時間更短,操作效率更高,大幅縮短了救援時間,又有效保障了施救人員自身的安全。”
從生活中的用氣安全到高層建筑防火,從防臺風減災知識到山洪災害防御,從電動車消防安全到暢通生命通道……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領域的50名選手以深入淺出的講解,結合多媒體演示、現場實驗等表現手段,科普了應急管理領域的各類安全知識,讓應急科普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無縫對接”。
記者了解到,本屆大賽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旨在不斷豐富科普內容,創新科普形式,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公眾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鏈接】
安全宣傳讓千萬人受教育
應急科普,共享平安。面對時代之變、人民之需,湖北堅持把應急科普作為推動安全宣傳“五進”的重要抓手,緊抓安全知識普及,持續培育安全文化。
荊楚大地,安全宣傳春風化雨。記者了解到,聚焦全員“進企業”、覆蓋四季“進農村”、共建共享“進社區”、部門聯動“進學校”、多措并舉“進家庭”,湖北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千萬人受教育,進千萬個家庭”,圍繞“火、爆、塌、撞、淹、擠”致災因素,精準治理,筑牢思想、理念、制度層層防線。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北著力塑造應急科普教育新格局:一批如“應急小百科”“古人侃安全”等深入人心的科普作品,讓安全知識像星火燎原,點燃大眾的關注與熱情;一系列科普平臺拔地而起,“湖北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引領潮流,安全宣傳咨詢日的熱度席卷億萬人次,聲勢浩大;一場場接地氣的科普活動在鄉村、社區中落地生根,湖北大鼓、黃梅戲的旋律傳遞著深刻的安全理念,如細雨潤物,滋養心田;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應急案例,記錄下每一個避險成功的故事,如同星辰閃耀,照亮了應急科普的能量。
“面對安全風險,不僅有應急力量,為萬家燈火保駕護航,為歲月靜好負重前行,更有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公共安全體系,共同支撐保障高質量發展。”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