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9月9日至15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各地區各部門都將通過多樣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助力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提升。
安全,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需求,也是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信息化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早已成為業界熱議的高頻詞匯,“數字化”經濟賦予了網絡安全應用嶄新的“面貌”,同時也給網絡安全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互聯網技術與應用在蓬勃發展的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
系統全面的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才能抵御各類侵害。首要條件就是核心技術這一“命門”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前,我們國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步,國產操作系統開發取得突破,半導體技術領域不斷逆襲,量子科技發展進入快車道……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使我國進一步掌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有了主動權,才有話語權。只有繼續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自主創新,才能鍛造“另過硬本領”,為我國建設網絡強國形成強而有力的推手。
此次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人民”二字是關鍵詞。沒有意識到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一方面,我們要將網絡安全當頭等大事來抓,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和見葉知秋的敏銳,從各方面系統發力,以強大的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讓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讓全體人民享受到改革及發展帶來的紅利。
人才是第一資源。無論是《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機制;還是推動高等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育人、協同創新;亦或是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網絡安全相關專業“少年班”、“特長班”,不斷打造維護網絡安全的生力軍......各類創新務實舉措都是在朝加快培養網絡專業人才方向發力。無論是研發核心技術,還是強化創新都要依靠人才來實現,我們要培養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團結帶領科技工作者投身“網絡強國”建設、構建服務型社會及經濟發展體系,為建設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智慧中國而發力,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強大保障。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陶玉(武漢江夏區“青蘋果”網評團隊)
責編:楊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