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王晴)截至今年7月底,武漢全市登記在冊的經營主體總量達224.11萬戶,占全省25.33%,總量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五,較去年底提升一位。其中今年前7個月,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32.52萬戶,同比增長32.40%,排名副省級城市第二、增速排名第一。
結構趨優向好。從主體類型看,1—7月,新登記企業14.36萬戶、同比增長44.57%,占新登記經營主體44.18%,高出全省11.65個百分點,企業總量在副省級城市中由去年底的第六提升至第五。從發展質效看,上半年全市凈增“四上”企業566戶,“四上”企業總數1.77萬戶、同比增長19.35%。
活力韌性較強。從總體看,上半年武漢市企業活躍度為75.42%,比去年同期提升1.15個百分點,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4個百分點。從同比看,上半年各月企業活躍度均高于去年同期,各月活躍度也高于全省整體水平。
“四新”主體增長加速。1—7月,全市新登記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在內的“四新”企業9.83萬戶、同比增長41.85%,占新登記企業總量的68.45%。“四新”企業總量59.61萬戶,占企業總量的60.62%,高出全省平均占比5.66個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登記3.54萬戶、同比增長58.59%,增速相對較快,展現出較強活力。
武漢市高度重視經營主體培育發展,連續五年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重要內容,連續三年納入一季度開門紅十大重點工作,充分調動市區各級各部門力量,共同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武漢市經營主體新登記量從“十三五”的年均18.47萬戶提升至“十四五”的34.85萬戶,增幅88.69%。總量從“十三五”末的141.32萬戶增長至今年7月底的224.11萬戶,增幅58.58%,企業占比從43.16%提升至43.87%。